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杠杠确保河北绿色崛起
日前,河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省长张庆伟等高层领导悉数出席,专题研究部署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
3月16日,备受关注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发布。而此前不久,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但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还以“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的表述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站在新的起点上,河北省如何把握时机,推进新型城镇化?
实现产城融合的承接城镇格局
河北的城镇化搞不好,不仅不能承接京津人口转移,而且7300多万人中还要有一部分人转移到京津,加剧京津人口的压力。对此,周本顺指出,在城镇布局中,必须把完善层级机构作为重点来抓,以此促进河北人口就地城镇化,尽量把人口吸附在本地,同时增强“反磁力”,为疏解京津人口、积极承接京津特别是首都功能疏解、产业转移和要素外溢作出贡献。
当前,河北既缺少“长三角”的南京、杭州和“珠三角”的佛山、东莞等级别的次级中心城市,更缺乏昆山、江阴、常熟那样发达的中小城市。周本顺“筹划”道,要把石家庄、唐山作为京津冀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来规划和建设,带动冀中南、冀东南两翼发展;把保定作为畿辅节点城市,适当扩大城市规模,更好更多地承接首都功能疏解;把邯郸作为四省交界的重要节点城市,努力打造中原经济区深度融合发展和省际合作的桥头堡。同时,要提高县城聚集产业、吸纳人口、统筹城乡的综合承载能力,并适时促“强镇”变“小城”,撬动社会资金投向小城市建设。
张庆伟作出更为具体的部署:石家庄要利用省会优势和交通优势,加快组团县(市)发展,拉开城市框架,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着力强化省会职能。唐山要发挥沿海优势,围绕打造环渤海地区重要国际港口城市,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其他9个设区市和定州、辛集,要立足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找准在区域发展中的职能定位,实施错位发展,构建多点支撑。
城市无论大小,要有血有肉、充满生机,必须坚持以产兴城、以业聚人,真正做到产城互动。周本顺要求各地要树立先进的规划布局理念,坚持城市建设与产业布局、园区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双向融合。各地要根据城市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特别是要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增强城市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坚持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干下去
“促进城乡一体,而不是城乡一样,将规划的触角向下延伸至乡村两级,坚持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干下去。”周本顺在全省市县党政“一把手”出席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专门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章,体现了中央对城乡一体化的高度重视。周本顺指出,河北省应结合城镇布局的空间调整,统筹规划好农村空间布局,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适合原地改造的村,要重点在提升功能上下功夫;需要迁建和撤并的,要统筹建成中心村,不要留后遗症;要加大整治“空心村”力度,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需要强调的是,城乡一体不是城乡一样,城市有城市的魅力,农村有农村的韵味。”周本顺强调,我们要建设“记得住乡愁”的城市和农村。城镇建设和乡村建设是一盘棋,各地特别是各县,要坚持城乡全域规划,将规划的触角向下延伸至乡、村两级,促进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实行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红线“四规合一”,坚持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干下去。
张庆伟指出,促进城乡一体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让更多的农村转移人口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劳动合同签订、公共地址落户等制度落实,使更多常住人口取得城镇户籍,同时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保障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就医、子女入学、住房保障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推进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五大工程,加强农村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
生态杠杠确保绿色崛起
“生态隔离带天王老子也不能动!”周本顺的话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河北绿色崛起的决心。近两年来,京津冀地区饱受雾霾困扰。两位河北省高端领导在讲话中都着力提到,下一步将着眼于提高城市发展的承载能力,加强整个区域的生态修复,建设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态文明城市。
新型城镇化的显著特征就是生态文明。周本顺指出,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是提高城市生态质量的治本之策。河北将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同时,各地要把绿色环保贯穿到每一个环节。大力推广节能建筑,推进污水和垃圾循环利用,推动工业排放的循环利用,优化城镇能源结构,推动新能源替代,最大限度地减少燃煤。
张庆伟表示,要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培育与生态环境建设相适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加快推进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努力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发展模式。同时,要加强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搞好大气污染防治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突出抓好减煤、治企、控车、降尘等重点措施,推进主城区污染企业搬迁和升级改造,早日实现全省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的目标。加快社区公园、街头游园和绿道绿廊建设,扩大绿化美化面积,打造生态宜居城镇,让人民享受“诗意般”的栖居。
编辑:zhaoxi
相关阅读
乔新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特别是社会保障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外来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发展就是不科学的。【详细】
兰州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专业展开幕
5月26日上午,兰州理工大学【详细】
乡村规划师的人才困局:有情怀缺归属感
原本城市才有的规划工作,8年前就走进了成都的乡村。今年4月,成都第八批乡村规划师开始招募了。【详细】
这5年中国城市规划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作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处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