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设计力量催生老城新活力
设计师点燃胡同复兴的星星之火
大栅栏新街景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活动主要展区之一,自2011年至今已连续举办3年。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化,设计师的力量已深入到长期的胡同保护改造,成为胡同复兴的星星之火。
标准营造事务所建筑师张轲在杨梅竹斜街53号进行的大杂院空间改造项目曾被广泛关注。项目所在地原先是两个大的四合院,张轲从胡同加建中得到启发。他认为,加建是胡同里很有生气的元素,关键是如何将这一元素整合到新的空间里去,实现从新到旧的过渡。”最终,他在一个30平方米的空间里或悬浮或落地,搭出5个亭子间来。
“这里可以居住,也可以成为创新型的工作室或者小型餐厅,前面30平方米左右的门厅可以当成临时的展览空间,或者举办小型论坛,也可以邀请周围邻居到访。我们考虑的不仅仅是居住的问题,而是能为住在院子里的人们带来怎样的生活上的改变,如何使这一空间以有机生长的方式延续。”张轲说。
针对胡同停车和公厕改建等问题,设计师们也集思广益。奥雅纳设计团队计划开发出一种可变的阻隔装置,创建专适用于胡同的微型停车场;英国设计大师迈克尔·杨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瓦片结构,可在极端天气下保证公厕内的温度,阻挡烈日和雨水,古色古香的外貌也与胡同外观相呼应……这些改造都得到了原住民的欢迎。
旧城改造呼唤“有机更新”
作为老北京传统商业中心,大栅栏历经800年的历史浮沉,至今仍吸引着大量游客。然而,受到经济、建筑和社区环境的整体影响,大栅栏面临着人口密度高,公共设施不完善,区域风貌不断恶化等诸多问题。这也是北京旧城居住区面临的普遍问题。
一方面,不少商贾名流一掷千金,以住在四合院来彰显自己的文化品位和生活品位;而另一方面,更多的四合院因为人口膨胀和私搭乱建变成了大杂院,原来的幽静荡然无存,生活条件十分恶劣。
在此背景下,大栅栏更新计划于2011年启动。一种新的区域保护与复兴模式被启用,即摒弃传统旧城改造中大片区域整体搬迁,重新规划建设的刚性方式,转变为在考虑区域整体系统的情况下,按照“微循环”和“有机更新”的方式,进行更加灵活、更具弹性的节点和网络式软性规划。
“有机更新”的理念始于两院院士、建筑大师吴良镛,他主张“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之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和发展。”实践这一理念的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获得了联合国1992年世界人居奖,这也是吴良镛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之一。
长438米的菊儿胡同里居住着200多户居民。重新修建的菊儿胡同按照类四合院模式进行设计,高度基本上是2—3层,维持了原有的胡同—院落体系,同时兼收了单元楼和四合院的优点,既合理安排了每一户的室内空间,保障居民对现代生活的需要,又通过院落形成相对独立的邻里结构,提供居民交往的公共空间。
对于旧城的改造,建筑界一直在进行不断地尝试,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但小规模改造目前还缺乏社会的积极关注和有力支持,在政策上,也缺乏积极指导和有效管理。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小规模改造因为房屋的归属权和规划的不明朗,在权益上缺乏保障,影响居民的积极性。不少私房主不敢把大量资金投入到房屋修缮,以致在北京实行大规模改造的计划之后,许多四合院的质量开始迅速下降。”一位学者指出。
在高速城市化的今天,真正原汁原味的胡同,多数已经淹没在拆迁的洪流中一去不返。解决这一问题的人不仅仅是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者,还应该包括城建决策者。一面是老旧城区的改造,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城市的发展,一面是古都风貌的保护,关系到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如何平衡好这两者的关系很难,但我们别无选择。
编辑:da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