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霾”需要理性对待

2014-04-15 10:03:12    作者:吴学安     来源:中国建设报     浏览次数:

  室外雾霾频发,室内PM2.5污染如何防治?据媒体报道,上海部分新建住宅正在试水“新风热回收空气净化置换送风”的抗霾组合系统。室外空气在中度污染到重度污染的情况下,该空气净化系统在1小时内可将室内PM2.5浓度降低一半,每天的电量只多花2~3度。

  从防霾口罩、空气净化产品热销至断货到“躲霾游”频遭追捧,再到“无霾房”的出现,一场雾霾催热了“雾霾经济”,引发了经济的一连串反应。自从雾霾问题日益被人们重视,“环境营销”也成为不少楼盘重要的营销手法。一些科技型的住宅一般都采用新风处理系统,可以很好地改善空气,一些在郊外或紧邻大型公园、绿地的“公园房”也会把自己包装成“防霾房”。

  但是,也要注意到,在“防霾”消费热潮掀起、商家“霾里淘金”疯狂不断之时,对于“雾霾经济”,要是没有规矩,听之任之的话,恐怕就会对消费者造成二次伤害。一方面,当雾霾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痛,个人理智会不由自主地降低,加上商家“独具匠心”的宣传渲染,只要稍不留神,放松警惕,马上就会步入商家设置的“圈套”。另一方面,雾霾本身的危害在于其原发性,假若任其以“抗霾”为噱头,夸大功效,就违反了市场法律规定,理应有所管束。“雾霾经济”蝇头小利的背后折射出环境污染的重大损失,在一些专家看来,空气污染带来的损失要远远大于它所催生出来的市场份额。面对应运而生的“防霾房”,如何进行规范值得关注。对政府管理部门来说,要管好这个市场,必须发挥市场监管的职能作用,尽快到位,避免缺位,而消费者更应擦亮眼睛,理性对待“防霾房”。

编辑:zhaox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从伦敦到北京 雾霾治理的比较与反思

不可否认,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治理环境的经验,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但是必须清楚,要从根源上治理当代中国的雾霾问题,仅仅重复西式的治理思路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真正从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在启动东方智慧的背景下,探索中国特色。【详细】

2015两会聚焦:雾霾治理

就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纪录片《穹顶之下》再次将雾霾防治拉回公众视野。对于这个无法逃避的问题,公众在吐槽之余,或许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防治,两会上的各路代表委员们就为此开了个好头。【详细】

探寻中国治霾路线图

 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心,能源、空气这些话题也日益受到重视。雾都伦敦曾被全球的科学家反复研究,而今天高速发展的中国提供了更加复杂的样本。那么,中国有没有自己的治霾方式,能否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治霾路线图?【详细】

2014年园冶杯住宅景观奖现场评审报道(七)

2014年园冶杯住宅景观奖现场评审报道(七)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2014年"园冶杯住宅景观奖"现场评审工作继续进行,11月22日,组委会特邀辽宁省园林专家任春秀、石晶作为评审专家,对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工程奖项目远洋钻石湾项目B1地块展示区景观绿化工程进行了现场评审。中国风景园林网总编张翀陪同参加评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