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世园会的历史情怀

2014-04-18 08:03:00         来源:齐鲁晚报     浏览次数:

青岛世园会 园林建设 城市绿化

  上世纪30年代青岛中山公园小西湖老照片

  4月25日,备受世人关注的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青岛世园会)将正式开园纳客。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以“让生活走进自然”为主题,展示绚丽多姿的园林景观、园艺科技和园艺文化,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永恒追求。

  旁征博引,青岛市的园林建设始于20世纪初,1904年,青岛在今太平山周围建设起了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森林物种试验场,林木园地约百万平方米,果木园地约4万平方米。林业专家引进世界各地的花草树木170余种、约23万株,奠定了城市绿化的科学基础。

  早在20世纪20年代,康有为先生就曾赞美青岛为“红瓦绿树,碧海蓝天”。1912年,经过8年育林的太平山和会前森林试验场改为森林公园,并对外开放。是年9月29日,到青岛访问的孙中山先生有机会了解了这里的森林绿化状况,并对城市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划设计思想表示了赞同。据1914年史料记载统计,其时青岛已有官有林39000亩,民有林100000亩,海岸防风沙林1300亩,水源涵养林30000余亩。

  1923年5月,胶澳商埠农林事务所在青岛地区制定推行造林奖励办法,规定凡在胶澳商埠区域以内,无论个人或团体申请造林,属勘定的造林区域内,均可享受造林奖励办法。奖励办法有三种,一是无偿给予树苗或种籽;二是派技术人员为其计划造林或指导作业;三是为其造林地配备森林警察或请当地乡董地保担负保护职责。这一造林奖励办法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当时青岛园林建设。1929年5月22日,为纪念共和制度的缔造者孙中山,国民政府将太平山和会前山林命名为中山公园,同时建立了清明节栽植总理纪念林制度。

  历史上,青岛市内的公园,德日侵占时期设置6处。民国建立以后,公园成为青岛市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上世纪30年代先后建设了海滨公园(今鲁迅公园)、观象山公园、栈桥公园、太平角公园、东镇公园、西镇公园、四方公园等7处公园。1939年,青岛市农林事务所绘制发行《青岛市森林面积全图》,对青岛全市(市区和郊区)森林进行了分类标注图示。该图有附表两张,一为青岛市森林面积统计表,内容包括青岛官林、海泊桥官林、黄草庵官林等19处官林的面积统计及官林总计和民林约计;二为东镇、崂山、夏庄、薛家岛、红岛、海泊桥和李村7处苗圃的面积统计;图例包括官有林、民有林、官有水源涵养林、民有水源涵养林、民有特别风景林等,可见青岛市园林建设管理之规范。

  20世纪30年代,几乎所有客居青岛的学者和作家,都曾对这里“好像是一片汪洋的绿海”的茂密树木留下深刻印象。老舍先生在铺着草坪并种植着玫瑰的大学校园,每天早晨一抬头看见的是山上的树,而梁实秋在窗口看见的也是“山坡起伏绿树葱茏之间,红绿掩映”。绿色,已成为青岛这座魅力海滨城市的一个重要代表元素。

  至20世纪50年代,绿化城市在青岛已经蔚然成风,上至老人下至儿童,都为城市的园林绿化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树成为了青岛的表情,树也成为了青岛的城市肌理;树是青岛生机勃发的象征,树也是青岛的灵魂。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城市绿化为什么不用韭菜?

  近年来国家对环境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环境的改善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城市的绿化建设,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各个城市的发展节奏非常快,到处都是高楼大厦,钢筋混凝土结构。城市的街道上【详细】

大叶油草——低调的城市绿化“新宠”

大叶油草,这种海南本地人很常见,却叫不出名字的小草,正在成为省会海口城市绿化的新宠,不得不说这是本土物种顽强生命力的表现——它们耐寒、耐踩,关键是还省水,当然,它们也很好看。【详细】

成都:《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导则(试行)》出炉

 “成都增绿十条”明确,要实施城市道路增绿,继续大力推进中心城区道路绿化增量提质工程,通过增加乔木数量、科学配置乔灌草,不断提升绿化总量,彰显成都道路景观品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