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98艺术区之困:商业是艺术的"敌人"吗?
曾经,这里充满希望。10年前,它引领艺术潮流宛如年轻人般风华正茂。因它的存在,北京入选当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最具发展性的20个城市;而今,这里繁华不再。艺术氛围被浓厚的商业气息挤压殆尽,艺术家与艺术机构纷纷逃离,街区沦为游客拍照留念的“景点”——这里是北京798艺术区,仅仅10年的岁月,是什么让这个曾经的城市艺术区标杆倏然倒下?究竟是艺术产业的宿命还是商业必须付出的代价?
北京798艺术区,雕塑上的孩子用放大镜审视着眼前的美女。
游客多了,艺术家却走了
观光巴士一辆辆接踵而至,远道而来的各色中外旅游团在那些看不太懂的画作前驻足,被带到固定的店家购买纪念品,导游的扩音器响彻四周;一些画廊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各色新闻或新品发布会正在召开,墙上的画作通通化为不同凡响的背景板;所谓的创意工作室里摆放着琳琅满目却又质低价廉的手工艺品,商铺一家挨着一家,真正的画廊反倒成了零星的点缀……熟悉这里的人不免在喧闹中感到一份悲凉,今天的798已不复当年先锋、个性、创意十足的艺术气质,正一步步被商业的脂粉气侵蚀和改造成艳俗的模样。
“真正的艺术家都离开了这里。最初缔造798的那些鲜活的个体,已经不见踪影。现在798成了小资和时尚青年频繁光顾的地盘,甚至婚纱摄影棚也开到了这里,摆地摊卖手工艺品的创意市集多起来,真正的创意设计产品却越来越少。”先声画廊10年来一直坚守在798,画廊艺术总监姜永平对798越来越多出现的“逆淘汰”现象表示无奈。
“798和国外大多数艺术区的命运和发展路径基本一致,即以艺术始,以商业终,商业的繁华最终将艺术气息淹没。目前来看,还没有更好地改变这一路径的办法。”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告诉记者。
从某种意义上,798让人们看到了艺术的价值和它的溢出效应,附近的商业和地产等都因798的存在得到很大的价值提升。“艺术的聚集带来了商业繁荣,但商业繁荣又往往会降低艺术性本身。”在魏鹏举看来,艺术的困境某种程度上来自现代工业技术的进步。“过去一个工匠做一双鞋要花两天的时间,而现在一个工厂一天可以生产上万双鞋,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提高了生产力,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但艺术的生产力并未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过去画家画一幅画要两个月,现在依然要花同样的时间。也就是说,艺术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的生产效率和效益远远跟不上其他行业的水平。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艺术行业发展初期往往形成较大商业溢出效应,显著提高周边市场的商业化水平,但当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收益更多的替代产业出现时,真正的艺术本身就不再有竞争力了,这也是为什么798中纯艺术被越来越多仿艺术取代的原因了。”他也认为,这种被市场化扼杀的结果是艺术很难逃脱的宿命,当然也正是艺术的价值所在。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当中国园林遇上西方园林 艺术碰撞出文化
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详细】
昆明将建设世界一流国家植物博物馆
昨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滇中新区党工委书记程连元在北京拜访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专业奠基人之一、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孙筱祥及其夫人,就昆明市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相关规划设计工作进行深入交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