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华:新型城镇化中城市文化的保护传承与表达

2014-04-28 08:51:14    作者:宋春华     来源:中国建设报     浏览次数:

  保护文化资源,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如何保护文化资源,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即两个“注重”一个“加强”:“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促进功能提升与文化文物保护相结合。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民族风情小镇文化资源挖掘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城市文化记忆。”

  这里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挖掘和保护文化资源,特别是在旧城改造中,要注重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留住存续城市文化记忆;另一方面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区新城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无论是挖掘保护,还是传承弘扬,都应坚守几条基本原则,以体现文化资源的价值,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发展。

  首先,真实性原则与历史信息的科学价值。城镇,尤其是老城古镇,历史性地积淀下各个时期不同时代的丰富物质文化遗存(包括整体城镇、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景观等,有的存在于地上,有的埋在地下),这些遗存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生产力水平、生态环境、文化理念、技术材料、工艺工具等条件下物化形成的,凝聚着劳动群众的智慧和才干。这些真实的历史信息是当时就附载在遗存本体之上的“胎记”和基因,而非后人任意涂抹的“纹身”。这些信息是解读文化、还原历史的密码,一旦消失或破坏是不可复制和再生的,具有唯一性,因此原真性是遗存价值的根本所在。这是任何复制的和再造的假古董所无法企及的,所以弥足珍贵,这也是我们坚持必须保护遗存原物而不主张复制再造的原因。

  其次,整体性原则与景观审美的艺术价值。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一大特点是多以不动产的景观形态存在的,不可移动,因此城市的生态环境、整体格局、城市肌理、空间序列、街路尺度、建筑风格、色彩基调、装修特色等,都需要整体性展现才能形成特色意象,从而具有独特的景观和审美艺术价值。这不是单体建筑,更不是局部构件所能体现出来的。因此,整体性保护是一条重要原则。我们看到,一些确定为文物保护对象的历史建筑或可受到应有的重视,得到较好的保护和维修,但周围环境已破坏殆尽,结果整体景观艺术价值大打折扣。城镇街区和建筑是艺术空间,周围环境十分重要。空间本是三维的,如果再加上时间维度,实际上人们在城中徜徉所接受的是四维空间的体验,只有在整体性保护的空间系列中,才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古城的沧桑韵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样才能造就出一种场所精神,从而形成集体的记忆。

  再次,生态性原则与永续利用的使用价值。城镇与建筑有其物质性功能,其实用价值能得到永续利用,必定坚守生态原则,这种生态是广义的,既有自然环境生态,又有人文社会生态。就自然生态而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总之,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融入自然,要把我们的家轻轻地放在大自然中,而不是过多地去惊扰、冲击、改变大自然。同样,社会生活、人类活动是另一种生态。当然,古城古镇是适应当期的社会生态的,现代生活方式和社会活动已经与之大相径庭,而我们不可能退回到马车、轿子时代和还原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因此,对历史街区和古建遗存做适度和允许的改造更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这方面的探索也一直没有停顿。我们看到,国内外不少历史名城都在这方面审慎尝试,有限度地推进,既保护了历史风貌特点,又未改变社会生态,走出一条永续利用的路子。这样就可避免将大量居民迁出老城形成“空城”,把鲜活的社会生活挤走而置换为纯商业化的旅游景点和购物卖场,减少了许多社会问题和对乡愁情感的伤害。

  最后,持续性原则与激发创新的精神价值。我们一向以有古老持续的文化传统和丰富而具有特色的城市文明而引以为自豪,这是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财富。“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将使我们更有底气地充满文化自信,激发我们的创新热情,增加构建文化软实力的能力,把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带入新型城镇化进程之中,让优秀的城市文化永续延亘。

  相对于物质硬实力而言,文化软实力是表现为非物质的、不可量化的精神力量,是具有凝聚力、感召力和吸引力的能力,它的本质是文化定力所释放出的正能量,这是文化自信的基石。面对某些强势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必须调整心态,一方面要发掘、梳理、阐释传统文化的优秀精髓,传承五千年来文化传统形成的文化认同和伦理道德共识,使之与当代主流文化相适应和协调;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是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形成的,当前更需要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善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与经验,让本土文化在交流互鉴中扩大文化视野、丰富文化内涵、活跃创新思路,从而全面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按照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创造出为人民群众所欢迎和接受、又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先进的城市文化精品。

  (作者系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

编辑:zhaox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