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传承历史文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底

2014-05-05 08:36:35         来源:     浏览次数:

  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延续文脉,承载乡愁,就要保住北京文脉的“根”,让文脉的传承成为北京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底

  主持人:北京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如何让千百年形成的北京元素融入到现代空间中去,让这个现代城市更有历史文化底蕴?

  金元浦:城市的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日新月异的。今天的北京已不是过去的北京。北京已经成为两千多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它已经从古老的城市转变为今天的国际大都市。如何将北京元素巧妙贴切的融入到现代空间当中去,保住北京文脉的“根”,实现传统空间与现代空间的有机衔接,使我们这个城市更有底蕴,更有风格,更有首都的特质和性格,这是更新更艰巨的课题,需要我们花更大的气力去探索,去创新。

  韩震:让北京元素融入到现代空间中去,一个重要方面是,北京应该成为文化创造和文化创意的中心。文化得以记忆,必须是活的有生命力的文化。正像我们的传统文化仍然有持续的影响力,但我们不能靠停留在唐诗、宋词、元曲的形态上保持我们的文化活力和文化竞争力,我们也不能停留在京剧、昆曲的形态上保持我们的文化活力和竞争力,尽管它们是我们艺术创造不竭的参照源泉。我们必须知道,传统文化不是我们文化的终点,而是我们文化创造活动的起点,我们必须创造符合这个时代需要的文化形态,才能对当代世界和全人类作出我们中华民族的贡献。唐朝有唐诗,宋朝有宋词,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有什么呢?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动是延续文脉的真正力量,是民族文化记忆的最有效形式。当然,创造必须基于自己民族文化的源泉,才有坚实的根基。北京不能脱离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和深厚的中华文化的滋养。“人文北京”更应该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为己任,立足中华民族的国家利益,不断创造,推陈出新,打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文化。

  主持人:现代社会发展对传承城市文脉带来了哪些问题?如何扭转这种局面?

  刘绮菲: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规模的开发,对北京古都风貌、文物保护造成了一定冲击,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有形的,是对古都及文物资源环境的破坏;二是无形的,就是人们越来越缺乏维护民族文化血脉的意识,人们对精神的需求、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弱。扭转这种局面,一要改变只注重GDP经济指标的政绩观,更加注重如“社会与文化特质”、“环境与自然生态”特别是“文物生态环境”等发展指标。二要留住传承城市文脉的人。延续城市文脉需要保留历史留给我们的物,但更离不开能够传承文脉的人。有了人脉才能有文脉。四合院和胡同里必须有一些原来的居民,或者熟悉原来生活的居民后人,真实的历史和生活并非完全可以用文字或图像记录的。第三,离不开一批专门的研究人员,需要他们主要从事本城本地历史和文化的深入发掘、抢救、整理、研究和必要的普及。在城市新功能的建设和新文化的创建中,也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采用他们的成果,使本土文化的元素渗透在新文化之中。

  主持人:如何保护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韩震:作为古都,北京应该花大气力保护古建筑和其他文化遗产。文化遗存是我们的先辈文化创造的结晶,它们不仅都蕴藏着我们先辈的希冀、追求、审美和理想,而且也会不断地激发我们的思考、灵感和想象力。建筑是固化了的文化,是文化特色和发展阶段的里程碑。有了它们,我们的文化之旅就有明确的方向感,我们就能够知道自己来自何处、去往何方。目前,北京拥有一大批新建的各式各样高楼大厦,各级各类文化场馆和设施,这些设施的现代化程度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忘怀天安门、故宫、颐和园、卢沟桥……保护文化遗产,要从尊重身边的文化开始,几千年、几百年前的东西是历史,几十年前的东西也是历史,甚者昨天的东西也是历史。对待已经存在的东西,我们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更应该考虑其文化价值。

  张宝秀:虽然当今旧北京城的实体空间结构已经并不十分完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立足现状,通过对北京城市历史上文脉实体要素的优化重构,在现代城市发展、文化建设的背景下重新整理和思考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遗产现存要素及其空间构建方向和思路,利用现存文化遗产重构城市的文化空间,改变零散的、不成体系的、内在关系表现不强烈的格局现状,推动构建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的、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实体和非实体相结合的城市文化空间新格局,达到城市功能和历史空间整合融合的目的,实现城市文脉有形实体要素和无形非实体要素的传承,实现城市传统空间与现代空间的有机衔接。

  主题链接1

  何谓“城市文脉”

  城市文脉是一脉相承的,是生生不息的,是一个通过风貌、风俗、风格一脉传承的文化传统,是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生成、演变、发展的逻辑和规律。城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日新月异的。所以,表达文脉的这种城市形态、生活方式,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文脉传承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保护城市的记忆,就是城市的历史风貌、博物系统、史学志学系统、文物系统,这些要保护好。

  第二,要让具有城市特质的传统元素、典型符号,通过精巧的规划设计,巧妙贴切地融入到现代空间中去,使城市更有底蕴,更有风格,更有性格。

  第三,要实现传统空间与现代空间的有机衔接,因为现代空间、未来空间,并不都是叠加在传统空间当中的。

  传承北京历史文脉应该达到三个境界:一是要让首都市民特别是老北京能够找到记忆中的老北京;二是能够品味到新北京中的老北京味道;三是能够感受到新北京与老北京的有机融合、交相辉映。

  主题链接2

  哪些因素在侵蚀城市历史文脉

  历史上,城市文脉被消失有很多原因。同济大学张松教授曾经这样归纳:

  “新圈地运动”:1990年代的“新圈地运动”,在分散和消解老市民的同时,也侵蚀了传统生活方式、文化样式。

  “旅游经济”:为了吸引众多游客,城市都在充分发掘甚至虚构自己的历史资源。旅游开发倡导的“小题大做、无中生有”。当“都市旅游”演变为“都是旅游”时,古城的居民、古村落的原住民都要为旅游发展让路,甚至全部被搬迁出来。

  “欧陆风”:新的东西就是进步的象征,旧的东西即是落后的标志。“喜新厌旧”成为城市建设的座右铭。为了迎接新事物的到来,先将旧的东西铲除再说。

  “开发权优先”:“开发发展权优于文物保护权”,将文物保护与开发发展对立起来,将住宅区建设、城市经营以营利为目的等。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探营广州园博会:移步换景赏雅色 绣球簇拥广州城

探营广州园博会:移步换景赏雅色 绣球簇拥广州城

第30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将于3月24日至4月2日举行,3月22日,记者提前探营广州园博会多个会场花境,发现富有传统和现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个区域特色的小园圃等已逐渐展露真容【详细】

天津第32届运河桃花节举办

天津第32届运河桃花节举办

3月17日,第32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如约而至。在北运河畔的桃花堤,微风轻拂,桃红柳绿,人们三五成群地踏青、赏花,赶赴一场浪漫的春日之约【详细】

海南大山泰景观承建国家公园大门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领导肯定

海南大山泰景观承建国家公园大门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领导肯定...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大门,陈俊霄向调研组汇报了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建设情况,章新胜对陈俊霄参与设计、海南大山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项目的创意主题【详细】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三亚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坐落在三亚市荔枝沟路殡葬服务中心内、烈士纪念园旁,于2022年3月开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亚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