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霾入法,环境质量有“国标”
日前,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环保法。新环保法对群众关切的环境问题从法律层面做出了回应,其中诸多条款十分严厉,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
从修正到修订,从“小修补”到“大手术”,新环保法历经四次审议,期间两次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和建议。这部承载着众多关注的法律,将如何破解环保难题?本刊今起推出关注“史上最严环保法”系列报道,将对新环保法的亮点做解读。
女白领乔珊每天下班第一件事,不是开窗换气,而是打开空气净化器:“这是最近装的,就是针对雾霾啊!”
只有在空气质量预报为“良”之上时,乔珊才敢开窗通风:“很怀念小时候上学看着蓝天白云,回家吹着穿堂风的感觉!”
乔珊的怀念,是大家共同的期待,也是人们对美丽中国最朴素的理解。
近年来,“雾霾”这一词汇强势进入国人视野,让人无所遁逃—灰蒙蒙的空气遮天蔽日,持续时间也有越来越长之势。今年1月,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这样的情况下,大家都期待能对雾霾天气有个“说法”,并尽快采取措施。此次通过的新环保法,对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作出了更多有针对性的规定。
建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法条】第二十条: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
新环保法明确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应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国标”,地方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此外,在大气污染特别是雾霾的治理和应对方面,要在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联合防治中实行统一标准。
曾有上海市人大代表建议修改有关环境保护的上海地方立法以应对、改善雾霾天气,但在实践层面发现很难有现实意义:“空气是流动的,就算是一城一地保护好了,风一吹雾霾又飘散过来了。”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也频频有代表、委员提出应将治理雾霾纳入“区域协调”的格局之下。
新环保法中的第二十条正是针对雾霾这样的特殊情况增加的。据中国环科院副院长柴发合介绍,不同地方的空气质量改进有快有慢,但区域必须协调。比如,京津冀地区北京的机动车和燃油执行京V标准,而其他地区却没有,机动车又是在地区之间流动的,这种排放标准应该先统一起来。
此外,近年来出现一些地区将污染较严重的企业迁出本行政区,这些企业又到周边“落户”继续污染环境的情况,对此也应根据协商一致原则,对限制的产业或污染影响较大的产业,实施统一排放标准,以避免重污染企业利用环境标准差异而在区域内部转移。
“区域联防联控是目前应对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非常重要的措施,新环保法为这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目前,按照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环保部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动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一些专业人士还建议,应在法律框架内对实现区域联动治理等措施有更细化的规范,共同携手做好雾霾预防工作。
编辑:lihaiyan
相关阅读
《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2017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也是全面实施《【详细】
习近平全国生态环保大会讲话引起热烈反响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5月18日~1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详细】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根据这一精神,我们在发展旅游经济时一定要坚持可持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