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超越“盆景式”的乡村建设
“村庄人居环境改善不能只搞几个‘盆景’,应该整治所有村庄,实现全覆盖,惠及全体农民。”在江苏省农村,笔者不断听到各级干部这样说。事实上,他们也是这样做的。
从细致的乡村调查入手,缺什么补什么
“过去我们在农村也侧重建样板村庄,希望通过典型示范带动面上改善,但面上的推动一直进展不大。从‘十二五’开始,省委省政府下决心对所有自然村启动村庄环境整治行动,普惠所有农民。”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说。2011年,江苏启动了“美好城乡建设行动”,计划到2015年全面改善全省近20万个自然村的人居环境。
当年,他们向全省13个市分别派出调查队,要求每个市至少调查20个村,每个村至少调查20户家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区位、不同地形条件、不同发展状况和产业文化特点,选取了各种类型的283个村庄,“一对一”访谈农民6411人,制作了村庄图纸、图片5500余份。
有了细致的“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农民意愿调查”,江苏因村制宜确定村庄环境整治重点,不搞大拆大建,突出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项目入手,优先清理河道、清洁家园、整治生活垃圾、提供干净的自来水、改善道路条件、提供活动场所等。
东台市梁垛镇临塔村支部书记沈平对笔者说,一开始搞村庄环境整治,有些村民心里抵触,问:“是不是领导又要来视察,做面子工程?”后来,村干部带头,把多年的废沟废塘清理干净,把水泥路修到家家门口。村民看到环境整治的益处,主动按照整治方案清理房前屋后。
截至目前,在江苏全省近20万个自然村中,已有12.8万个完成村庄环境整治,实现清洁美丽。在2013年江苏公共服务满意度民意调查中,村庄环境整治的满意率位列第一,达到87.5%。
不填河慎砍树,留住“乡愁”记忆
鲜花绿树、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走进江苏首批“三星级康居乡村”——常熟市古里镇苏家尖村,一缕江南水乡风韵扑面而来。
在64岁的村民平钟祥看来,经过环境整治,村里的河水清了,道路干净了,健身设施也多了。早晚吃过饭,大家都愿意出来转转,聊聊天、跳跳舞。“以前都是我们去城里的女儿家长住,如今女儿一家有空都喜欢来村里住两天,就当是乡村游了。”
吴越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为了保留村庄的历史文化特色,江苏按照古村保护型、人文特色型、自然生态型、现代社区型、整治改善型等分类实施整治,使水网地区更含水乡风韵,平原地区更具田园风光,丘陵地区更有山村风貌。“我觉得新型城镇化不是一律建高楼,也不是全部进城,应该是在富民的同时,保留住农村原有的特色。”苏家尖村支部书记薛鹤说,村里以现有的河塘、水栈、船只、船舫、路桥和民居为基础,见缝插针种植乡土适生植物,突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特色,彰显了清新淡雅的乡村大自然美景。
针对农村规划建设人才缺乏的现状,江苏聘请14位设计大师作为技术顾问,组织百家骨干规划设计单位对各地开展对口技术支持。同时,全省还培训各级技术骨干和村干部近万人,提高村庄环境整治的科学性。
江苏省委省政府要求,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要区分不同情况,不搞“一刀切”,使村庄环境整治的过程成为乡村特色彰显的过程。
巩固乡村建设成果,实现动态性提高
在江苏村庄人居环境改善中,自然村达到“环境整洁村”标准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还要按照村庄布局规划向“康居乡村”标准迈进,一星、二星、三星,层层递进,动态提高。
为了让整治村庄“容颜永驻”,江苏探索党员包干、城管下乡、村民自助、财政补贴等多种长效机制,确保农村环境有人管、管得好。东台市创新“城管下乡”管理机制,组建了2300多人的村庄环境保洁队伍,初步形成了垃圾、河塘、道路、绿化、公厕“五位一体”的长效管护机制。宜兴市1.6万余名农村党员主动认领近万个责任区,与保洁员一起承担保洁职责。溧阳市建立了市、镇、村三级管理网络,实现了环卫设施、保洁范围城乡全覆盖。
除了长效保洁,江苏以镇村布点规划优化为抓手,通过提升规划布点村庄的公共服务,以点带面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以苏州为例,通过统筹推进城乡道路、供水、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合理布局城乡优质社会事业资源,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新的提升。全市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99%以上,城乡公交一体化覆盖率95%,所有乡镇都能在15分钟内上高速公路。
编辑:zhaoxi
相关阅读
乔新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特别是社会保障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外来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发展就是不科学的。【详细】
“造城运动”也是一种城镇化欠账
面对因过分追求城镇化而带来的繁华与破烂齐飞后遗症,一些地方的对策明显有些迟钝,甚至到了相当被动的局面。这里面固然存在城市消化不足的问题,但根本在于部分地方政府的决策偏离了正确轨道。【详细】
河南省以载体建设拓展城镇化发展新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努力打好“新型城镇化牌”,不断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详细】
专题丨特色小镇,究竟该如何建?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它没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它不是单纯的“大工厂”,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