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臭氧与植物国际会议在京召开
5月18日至21日,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SKLURE)、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IUFRO)、欧洲空气污染国际合作组织(ICP-vegetation)联合主办的“臭氧与植物国际会议”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冯兆忠研究员和Elena Paoletti研究员为会议的共同主席。来自国内40余名学者及17个国家的60位外国代表共聚一堂,探讨有关全球臭氧浓度及其对植物影响的研究。
本次国际会议除了冯兆忠针对当前中国臭氧浓度分布及其对植物影响的研究做了综述性报告外,还邀请日本全球变化前沿研究中心的Hajime Akimoto教授、意大利国家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StanislawCieslik教授、芬兰赫尔辛基大学Jaakko Kangasj?rvi教授及英国约克大学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Lisa Emberson教授等4人分别从东亚臭氧的区域污染特征、臭氧通量的微气象测定方法、臭氧诱导的植物分子信号过程机制及臭氧的区域影响等方面作大会报告。本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以下三方面的最新的研究成果:(1)臭氧的大气化学及与生物圈的交换;(2)臭氧的监测、模拟及对其陆地生态系统的风险评估;(3)植物(作物、森林)对臭氧的响应机制等方面。
会议报告内容涵盖了当前地表臭氧研究的各方面,如臭氧浓度分布及传输机制、植物基因的调控机制、田间植物受害调查、田间原位模拟实验到区域损失评估等各个方面。与会代表意识到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植物个体开展的,今后的研究需要通过非破坏性取样手段,利用开放式臭氧熏蒸方式开展臭氧与气候变化及其他空气污染物的复合控制实验,研究多个环境因子对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长期影响过程。会议还对今后如何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讨论,如建立全球开放式臭氧熏蒸研究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收集当前地表臭氧伤害植物的证据;建立全球臭氧监测共享数据库等。
臭氧与植物国际会议的召开为各国相关研究学者提供了较高的学术交流平台,展示了我国科研人员在臭氧研究领域的研究实力。相信本次会议会将对我国在“臭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会议共设3个议题,6个大会报告,42个口头报告以及40个poster报告,收到会议摘要90余篇。
编辑:jiaoliting
相关阅读
英研究人员首次在植物中发现稀有矿物
近日,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一些虎耳草属(Saxifraga)高山植物的叶片可以产生稀有矿物球霰石,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植物志》上。【详细】
生动绿意场景:家庭微景观设计
一株绿色植物能为家居注入新鲜的气息,而现在的绿色植物景观设计也愈发新奇多样,在玻璃花瓶/花盆之中,什么样的微型景观都有可能出现。9款家庭微景观设计,为家搭建一处生动的绿意场景。【详细】
植物与水的搭配让景观充满诗情画意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不外乎动景和静景。一方静水搭配灵动丛生的植物,便多了几分令人愉悦的生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