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
2014-05-30 09:45:07 来源:环境保护 浏览次数:
进一步而言,我们也不能仅仅关注城镇化资源环境影响的物质层面,还要关注其社会层面。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我国城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内部也在急剧分化,资源与环境空间占有和分配的不平等在加剧,不受节制的资源占有、消耗和挥霍与为了有限的资源苦苦挣扎的现象同时并存,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特别是,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产城融合不紧密,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2.34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环境服务。他们在消耗有限资源的同时,还承受了更多的环境衰退的影响,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遭受相对较多的__环境危害。这样一种状况无疑也是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隐患。
因此,迄今为止的我国城镇化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多种意义上都面临着更为明显、更加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城镇化。必须对此予以正视并花大力气加以解决,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推进绿色城镇化
在社会学意义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文件的制定和实施,体现了人和社会能动性的发挥,直接指向了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制度建设滞后问题。前文已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影响是双向的、有规律可循的。国内外城镇化实践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使得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最大程度地控制城镇化对于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成为一件可能的事情,而实现这一可能的最重要路径就是加速推进制度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制度体系转型。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谈到生态文明建设时强调指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第二十七章也专门指出,要完善推动城镇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可以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文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制度建设框架,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仍然需要依据这些文件更加具体、更加系统地予以持续推进。
一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必须着眼于城镇化资源环境影响的复合性,注意全方位地协调城镇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既要考虑到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控制各城镇人口数量、占地规模、产业布局和生产生活排放等,从而控制城镇内部的资源环境问题,改进城镇自身的环境质量;又要考虑城镇发展对于周边区域的资源环境影响,防止简单的污染输出和污染产业转移以及由此造成的环境不公正现象,统筹规划市区、城郊和周边乡村发展;还要考虑城镇发展对于我国乃至世界整体的资源环境系统影响。城镇发展在消耗全国各地资源并占用整体环境空间的同时,应该让全民受益,实现共同发展。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城镇发展;进一步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落到实处,特别是要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同时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和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要关注城镇发展全过程的资源环境影响,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城镇发展的各个环节。在城镇规划环节就要加强制度约束,保障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稳定性,加强城市群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的衔接,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城镇建设环节,要大力改进基础设施建设,尽量不破坏或少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确保不降低生态环境的净化能力,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废污染等,同时大力推广使用节能低碳环保建筑材料,着力减少资源消耗。在城镇运行环节,要努力控制生产生活各领域的能源资源消耗,发明推广新型能源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__型社会。在城镇辐射环节,要输出城镇生活的正能量,遏制基于城镇的消费主义思潮,不断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大力建设城镇发展共同体,努力促进与城镇关联区域的共同发展,保障整个社会系统的生态环境安全。
三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要关注城镇社会系统的各个领域,推动形成复合性、整体性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量。推进绿色城镇化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单靠环境保护部门、单靠环境政策,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使环境保护部门有效参与综合决策,必须使环境政策体现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各个领域的政策设计之中,必须全面推进组织制度体系转型。在经济领域,特别是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利用好市场机制。“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能源资源价格体系完善,坚持能源资源有偿使用和鼓励节约、激励创新原则,推动环境污染成本内部化和基于市场机制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社会领域,尤其要注重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大力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群众环境权益保障机制,大力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在政治领域,关键是完善综合决策机制,切实保障绿色城镇化进入决策议程,得到充分重视;同时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监管制度,保障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的独立性,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大力完善环境监测和评估,推进环境信息公开,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问责,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文化领域,要继续加强宣传教育,有效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将该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发展,倡导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