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应警惕城镇化拉动效应被高估

2014-06-03 09:16:53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证券报     浏览次数:

  记者梳理各地出台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发现,多地仍将基建投资视为主要抓手,浓墨重彩地布局交通管网建设。业内专家警告,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在下降,同时,对于城镇化推进中各地可能出现的“冒进”风险,也应有所警惕和预防。

  基建投资仍唱主角

  者梳理各地规划发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仍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占比最大的领域之一,并以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设施建设为主。

  对此,各地根据区域特色作出相应规划。比如,江苏省提出构建以高速快速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航道为骨干的国家级综合运输大通道、构建城市群内部快速交通网络、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打通跨省际交通节点等交通基建规划。郑州则提出建设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26项专项规划。

  有业内人士测算,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未来7年内,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计划将需耗资人民币42万亿元。巨大的资金需求对各地融资提出严峻考验。

  有消息称,为破解交通产业投融资难题,目前发改委正研究设立交通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是具有引导基金性质的政府性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总规模将达千亿级,为了切实发挥基金功能,基金或将设计让利规则,即政府出资部分仅收取同期限债券利息的收益。有专家表示,到2020年交通投资总规模26万亿元,年均资金需求约为3.7万亿元。

  各地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均提出要拓宽地方投融资渠道。例如,广东省官员表示,在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方面,广东将更多运用政策性金融工具,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等。安徽省财政今年将从地方债中安排40亿元,转向用于城镇化试点地区的投融资平台建设,增强融资能力。与此同时,国开行也选择安徽作为首个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试点省。云南则规划组建市场化运作的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平台,吸引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积极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更大范围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运营,解决部分准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经营资金来源问题。同时,分类推进不同类型项目的投融资模式。

  警惕拉动效应弱化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如火如荼,有专家指出,城镇化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在弱化,不宜高估,如果地方政府有限的财政资金集中用于周期长、回报率不算高的基建项目,将带来较大的偿债风险。

  中信建投分析认为,中国进入快速城镇化中后期,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下降。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就意味着需要增加就业资金、生产投入、基建投资等方面的投入。从边际贡献看,改革开放初期,新增城镇化人口对GDP的贡献高达70%以上,1996年至2003年,城镇化再次提速,对GDP的边际贡献平均在50%以上,2009年至2013年,城镇化对GDP贡献保持在30%附近,2014年至2020年城市化率对GDP的边际贡献率将稳定在20%-25%左右。

  中信建投分析师吴启权认为,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下降,主要是因为GDP及城镇人口基数的提高;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以及资本积累的边际下降。而要解决城镇化对经济增长边际下降问题,则需要高质量的就业。

  与此同时,对于城镇化政策推动中各地可能出现的“冒进”隐忧也被业内所提及。有分析认为,如果再继续这种大规模的投资,会引起社会对高速通胀、政府债务情况的更大担忧。在既有的政策导向下,如何扼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仍是需要探讨的课题。

编辑:zhaox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乔新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特别是社会保障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外来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发展就是不科学的。【详细】

兰州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专业展开幕

  5月26日上午,兰州理工大学【详细】

乡村规划师的人才困局:有情怀缺归属感

  原本城市才有的规划工作,8年前就走进了成都的乡村。今年4月,成都第八批乡村规划师开始招募了。【详细】

这5年中国城市规划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作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处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