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品荣:古宅是古城风貌的载体和灵魂

2014-06-06 09:04:24         来源:苏州日报     浏览次数:


  南显子巷5、6、7、8号韩宅,系韩家后裔在“洽隐园”旁购地所筑宅第。

  保护和修缮老宅要有长久性的规划

  苏周刊:在您这么多年参与老宅的普查、保护和修缮中,您有什么看法和感想?

  张品荣:组成小街幽巷、古城风貌特色的不仅仅是30万平方米的文保及控保建筑,还应包括130万平方米的古民居,它们亦是古建老宅,近年还不时有发现民居中的厅堂建筑和砖雕门楼,所以首先应详细了解它们的现状,对它们进行调查摸底,为保护它们提供依据。

  第二,在此基础上,制订保护、修缮以及怎么利用的全方位的规划,这个规划要有个长久性,不要指望在我们这一代都完成,可以留一点给子孙后代去做。实际上苏城内许多古建老宅都是跨越几代才建成的,如东花桥巷汪宅,是历经康熙、乾隆、嘉庆三朝近百年时间内陆续改建加建而成的大宅,至今仍保存着康熙时的“质厚文明”门楼、西落书斋前乾隆时的“植槐贻荫”砖额和嘉庆时的“引领紫微”砖雕门楼。

  第三,修复古建老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应重视未列入修复计划的大部分古建老宅与古民居的日常维修,以保证它在良好状态下正常使用。

  第四,希望留几处完全原汁原味符合农耕时代生活状态的老宅,以传承历史。

  苏周刊:您觉得修复老宅子,用什么手段,修旧如旧吗?

  张品荣:最好修旧如旧。我一直是这样一个观点,尽量少拆一点,能修的尽量去修。修复的过程中用何种技艺也有很多讲究,比如当时我们接一只柱脚,采用的是十字橘囊镶接的传统方法,将镶接的那段柱脚十字锯开,分成四囊,上下柱脚各凿去两囊(凿去两囊是交叉的),然后上下镶接,镶接后柱脚如同一根柱头,不用一只钉子,一根铁箍,这是老宅修理中又省钱又最牢固的方法,关键是历史信息都保留了下来。当然这技术要求很高。这也就是我上面讲到的第四点,在规划上要留有三五个原汁原味的老宅,作为一个景点开放,展示一下,让历史信息传承下去。

  苏周刊:修缮过程中,还有哪些您印象比较深?

  张品荣:如控保建筑177号圆通寺内有一池塘,池塘北有只五开间花厅,住三户人家,逢汛期,池塘水涨,花厅屋内进水,住户苦不堪言。考虑到翻建用料多费用大,又要损坏花厅结构。最后我们选择了保持原木构架,保留原屋面,将木构架整体抬高的修理方案。又如三十年前临顿路往东的干将路叫濂溪坊,有一间二层木构架商铺,凸出在人行道上,规划要求缩进2米,但商铺业主不同意减少面积,于是我们采取整体向里移动2米的修理方案,将木构架用斜撑固定后,顶升整个构架,然后用圆木滚动2米,达到整体搬移目的。

  苏周刊:按您的经验,修复的老宅子最好派什么用场呢?

  张品荣:都卖给了私人,也不是太合适,因为大家都进不去了,比如说桃花坞大街的费宅——费仲深故居,袁克定的女儿嫁给了费仲深的儿子,据说他们就在费宅里举办的婚礼。民国初这个宅子很出名。后来卖给了台湾商人,那台湾人也不修,桃花坞片区改造时想换购回来,人家也不肯。每个老宅都有故事,都有历史。正因此,老宅才更受人们的喜爱,古城没有这些老宅子,也就没有古城了。我觉得老宅子修好后还需要人来住,但怎么住还需要有相应的配套制度。

  人物简介

  张品荣,早年毕业于苏州建筑工程学校,高级工程师。长期在苏州市房管部门从事房屋修缮工作,对苏州古民居建筑的状况十分熟悉。主持或参与修缮山塘雕花楼、马医科绣园、宋仙洲巷张宅、桃花坞大街费宅、富郎中巷吴宅、十全街彭状元府、金太师巷吴云故居、钮家巷潘宅花篮厅、新民桥雕花厅等众多老宅。他将几十年工作中保留下来的有关苏州老宅的资料,整理汇编成《苏州老宅》一书,作为他一生与老宅相伴的记录。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