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搭配树种绿化带降尘更佳

2014-06-20 08:03:00         来源:新浪地产     浏览次数:

树种绿化带

  “研究表明,PM2.5颗粒更容易吸附在元宝枫、榆叶梅等乔木和灌木的叶片上,如果优选它们建成绿化带,对消除PM2.5污染能发挥一定效果。”从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一项利用绿化植物应对PM2.5污染的研究成果表明,北京市常用绿化植物的中国槐、银杏、木槿等,滞留PM2.5效果最佳。优先选用这类乔木、灌木与草地,可建成有效消减PM2.5的绿化带“套餐”。

  国槐一周可滞留16克PM2.5

  环保部门监测显示,PM2.5已成为本市首要空气污染物。为借助大自然的净化能力减缓大气污染,北京市园林科学院获得市科委支持,于2012年5月启动“应对PM2.5空气污染北京造林工程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据项目负责人、科学院高级工程师李新宇介绍,已完成对北京市60种常用园林绿化植物滞尘能力的分析,并已列出“滞留PM2.5能力较强的绿化植物种类名录”。

  该名录显示,乔木中国槐、银杏、臭椿、毛白杨、圆柏等滞留PM2.5能力最强,灌木中“表现”突出的则是榆叶梅、胡枝子、木槿、丁香和小叶黄杨等。其他品种如元宝枫、旱柳、“钻石”海棠等,滞尘能力也较强。经过仪器精密测算发现,国槐等乔木一周滞留的PM2.5均超过16克,绦柳、北京丁香等每周滞留量则不足3克。同等条件下,一株国槐滞留PM2.5的量是绦柳的15倍。

  合理搭配树种绿化带降尘更佳

  李新介绍,该团队研究了蓝靛厂桥南、六郎庄北路、姚家园北路三处不同类型的绿化带。经过两年多时间调研,与城市建设研究院总结出有效消除PM2.5污染的绿地配置模式。该模式中绿地宽度应在30米以上,群落结构上选择6至12种消减PM2.5效果较好的植物。路边设置6至8米宽的乔灌草景观带,后层则为混交乔木林,群落郁闭度在70%以上。“这样的绿化带,能更有效消减PM2.5。”

  绿化带为何要如此搭配?李新宇解释,这样多层次地配置滞尘能力强的乔木、灌木和草坪。小叶黄杨等灌木丛较矮,国槐、银杏等乔木则树干缝隙大,巧妙搭配使绿化带行成整体,对消减沿路低空的PM2.5最为有效。绿化带的宽度设计,则是实地考察三条道路的绿化带后,得出的最优选择。

  平原造林树种不乏国槐、银杏

  这项利用生态方法消减PM2.5的研究成果,能否得到实际利用?李新宇介绍,结合全市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该成果在部分示范区进行推广应用。今年春季的平原造林苗木供需洽商会和华北PM2.5治理工程苗木采购会上,她也推广、介绍了该成果。此外,园林科学院编制了《北京应对空气PM2.5污染绿地种植设计技术导则》。“希望为首都治理PM2.5,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造林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百万亩造林工程攻坚之年,将完成31.7万亩造林计划,植树1600余万株。树种选择上,大部分选择的是耐旱的国槐、银杏、杨树、榆树等本市乡土树种。三年植下的5000余万株树苗中,乔木和灌木的数量比约为7:3,既考虑树苗成活率,也最大程度发挥其生态景观效果。

编辑:zhufe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郑州将用三年力争乡村绿化率达30%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这不仅是城市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农村建设的目标。【详细】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树种选择将影响生态效果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有着严格的指标考核体系。随着全国建设国家森林城市步伐的加快,多个区域的森林城市群计划都已出炉,这意味着更大范围、更大尺度的城市绿化行动将要施行。【详细】

未来10年 河南规划造林2252万亩

河南省政府在郑州举办了《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评审会,经过审阅、质询和讨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仑、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该《规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