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与新型城镇化

2014-06-30 11:18:52         来源:瞭望     浏览次数:


  二是缺乏复合型的学科支持。城市是空间化了的社会,在这里,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文历史都会以空间的形式来展现。这便决定了好的规划是对城市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所形成的历史、所凝聚的民风民俗的整合与提升,是将城市的社会、人文和艺术等属性,借助一定的工程技术手段转变成现实,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对城市规划者来说,他们需要扎实的文化养成,更需要融汇各学科智慧进行创新的能力。但在现行的高校学科体制中,“城市规划”被归为理工学科,由此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其知识构成也主要集中在工程技术方面。以工程技术的眼光来规划城市,等于用工程技术的思路解决社会问题,达不到融通文理、横贯古今的境界在所难免。

  三是缺乏民族传统的指导,让我们的城市规划失去了文化根基;以工程技术的思路规划城市,很难让历史的厚重与艺术之美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回顾半个多世纪我国城市的发展轨迹,上世纪50年代的仿效苏联,60、70年代的突出政治,80、90年代的彰显经济,跨世纪以后的贪大求洋,城市建设的定位始终处于一种游移不定的状态,没有自己的主心骨。

  近30年来,我们的城市空间扩大了两三倍,城镇化率也达到了52.6%,但是,城市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有30年。大拆大建除了造成严重的浪费与污染,更重要的是:割断了城市的成长过程,淡化了城市的历史感,打乱了城市的稳定祥和,也改变了城市的家园属性。

  增加城镇的文化含量,是遏制粗犷式造城,提升城市质量的有效途径,理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我看来,硬件建设决定着城市的外形和规模,软件方面决定着城市的品质和格调,只有将二者融合,才能最终合成一座城市的总体精神,产生跨时空的影响力。

  祁嘉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