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松亭:互联网时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思考(下)

2014-07-03 17:01:00    作者:戴旸/整理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其实非确定性空间就像一个布朗运动一样,在一个表象上面呈现无规则的状态,这种无规则的状态在我们现实空间里面应该怎么做?设计师不应该去改变人性,应该顺应人性的变化和行为的变化,这种顺应行为的变化的结果就是我们可以给空间提供非中心化、非序列化的非限定性的空间,“非限定性空间”这是我一直在想的一个词。没有一个人会沿着你所设计的空间完整地走下去,那么我们设计的这种序列是不是可以被认为是相当无聊和无趣的呢?或者说是非常空洞的设计呢?在离散性空间里面,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互动性的空间在加大,偶然的机会在加大。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所有的设施里面加大移动性的,而不是固定的设施?刚刚爱德华提到把椅子拴起来,这是我特别不赞成的做法,这种做法固化了人们的行为,但是我们通过离散的分析发现,离散要求偶遇的机会,要求创造更多十分适合的机会。这个机会的创造是在离散行为下的必然的反映。

  这张图没有核心没有序列,只是一个等质化的关系,所有的设施都是依靠可以移动的三三两两组成的,你端一个椅子就可以过来,换一些人来了又形成一个小组。它是一个互动的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恰恰是互联网时代下人们行为的非常重要的体现,甚至包括现在微信里面摇一摇,周围有几个人都是这样的体现。这些人有没有可能组成一个新的小组,如果组成新的小组,我们的空间能不能形成环境条件让小组在这个空间里待下去,从而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加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