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五大要素”
一是划定城市范围和界面。改变扩张性、摊大饼、无序蔓延、无界限发展的做法,应根据区位特征、自然条件、城市功能和产业性质,科学界定开发范围、合理划定城市界面,人均用地要控制在100平方米之内。同时,要严格划定三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四线(绿地——绿线、水体——蓝线、历史文化——紫线、基础建设——黄线)。此外,涉及城市生态还要通过制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城市生态空间,增加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将农村废弃地、其他污染土地、工矿用地转化为生态用地,在城镇化地区合理建设绿色生态廊道。
二是把握开发规模和强度。在需要开发的地区,应搞好市场调查,合理确定开发规模,把握好开发强度,既要适度紧凑集中,又要适应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避免强冲击开发,“把我们的家轻轻地放在大自然中”,要建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依托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把绿水青山留给城市居民。
三是实现绿色低碳运行。城市运行需要外部输入能源和其他资源,同时排出污染物,留下碳足迹,影响和污染自然环境。必须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基本方针,建设“两型社会”,无论是生产、生活,还是其他社会活动,都要坚持绿色发展、低碳运行。以交通为例,首先是减少出行、削减出行量,规划的集中紧凑布局是重要方面。此外,还应避免过度机械性的功能分区,住区和工作区可根据情况适度混合,包括建设多功能的城市综合体,都会有效地减少出行量。必要的出行要坚持非机动出行和步行优先,机动交通要坚持公交优先,公交系统要坚持大运量、低能耗的轨道交通和快速系统优先,并采用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实现公交与非机动出行或步行系统的结合,尽量减少市民出行对小汽车的依赖。
新型城镇化不能只有物化没有文化,要传承文脉、塑造特色和美丽。
我们在谈论城镇化为城市带来的巨大变化时,往往只看到硬件奇迹而陶醉于硬实力的增强,这只是大量资金和社会劳动物化的结果。城市不仅是个巨大的物质实体,更是内涵丰富的文化实体,城市的综合实力不仅体现在硬件承载能力的强弱,还应包括文化软实力的水平,而后者更具持久的竞争力。我们在讨论城镇化质量时,不仅要看到建设中的硬伤和城市病的积累,还必须看到城市文化的缺失和传统特色的淡出。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城市价值的认定上存在着偏执乃至迷失,某些不良倾向多有显现。例如:高物质化——单纯追求效率和财富,忽视人文精神的认同和培育;去历史化——漠视历史文化,不少有保存价值的城市建筑文化遗产毁于大拆大建;奢靡化——审美价值扭曲,追求奇特怪异、光怪陆离、张扬摆阔;同质化——缺乏创新,跟风模仿,戴假面具扮洋相,千城一面,特色丧失殆尽等等。这些都反映出我们在城市文化建设上自觉性不高、自信心不强、文化定力不足,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们要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开发建设中,一方面要挖掘和保护文化资源,特别是在旧城改造中,要注重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留住存续城市文化记忆;另一方面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区新城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展示和表达自己的城市文化,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以城市文化战略研究为基础,确立城市的文化主题,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二是坚持规划设计的创新,既不拷贝洋符号,也不一味仿古,要塑造具有地域风格、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人性化空间;三是开辟城市开放性公共空间,植入公共艺术,讲述自己的故事;四是规划建设重大历史文化纪念工程,构建世代相传、刻骨铭心的记忆场所。
新型城镇化,不能只偏大不爱小、只顾城不管乡,要优化城镇布局,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城镇体系既有规模结构的合理,又有空间分布形态的平衡,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协作、以大带小、协调发展。为此,必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发展集聚效率高、辐射作用大、城镇体系优、互补功能强的城市群。一方面,东部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应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发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另一方面,要培育和发展中西部城市群,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和人口的集聚。同时,还要进一步增强各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此外,还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乡镇村庄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水平,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作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 宋春华
编辑:zha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