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态、微城市:产业园设计出新
设计“微城市”
与以往各地争相建设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不同的是,如今的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已经不仅仅着眼在单纯的产业上,更会向“微城市”方向努力。
张会明告诉记者,单独产业园是依附于“微城市”的,如果“微城市”是一个人的身体,单独产业园就是身体里的某个功能器官。单独产业园的设计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设计的,只满足某种产业最基本的办公生产需求。而“微城市”不仅注重区域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物流交通、知识产权、资本和资金运作等多方面的产业技术支持,而且更注重工作和生活的有机结合。
“在鸿坤·金融谷项目的设计中,设计方和开发商的沟通必不可少,我们一致认为应该摒弃功能单一的产业园区,打造一个功能齐全、配套与服务完善的综合性的‘微城市’园区。这将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高效便捷的办公和生活环境,更会缓解大城市办公过度集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回忆起当初的正确选择,张会明至今仍有几分自得。
既然要建设一个“微城市”,如何正确处理建筑密度与高度、为“微城市”留下一道亮丽的天际线就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回答记者如何确定高密度建筑与低密度建筑的比例,以营造良好的“氧吧”感受提问时,张会明表示,影响决策的依据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及园区产品定位等多种因素。“高密度是相对于低密度而言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会尽力提高低密度建筑的比例。当然,这个比例从成本和效益上要有一个平衡点,设计搭配好了,也会成为园区的一大亮点。为此,我们沿团河路能够较好展示形象的地段设置了高层建筑,不仅展示了园区形象,提升了高密度办公的价值,而且将噪音和喧嚣与园区优美的内部环境隔离开来,并通过内部低密度组团结合景观设计,形成园区的绿色心脏。”
“此外,我们在设计示范区时引入了开放式通廊,把建筑做成开放式的,在高效组织人流的同时,把建筑完全置于景观之中。”张会明重点强调说,“利用中庭的吹拔效应,设计师还重新组织了微环境的空气气流,实现了建筑的自然通风。尤其在夏季,通廊能带走建筑中的热空气。实验证明,夏季室外温度达到37℃~38℃时,通廊里依然很凉爽。”
谈到目前园区普遍存在的建筑辨识度不高的问题,张会明认为,“这是许多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设计中思考最多的问题。建筑不是拷贝,建筑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就如同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建筑也一样。”
因此,“景观与建筑的有机结合,是对建筑性格的进一步放大,具有很好的导向性。根据每一栋建筑位置、现状、功能、形式等不同,我们设计的建筑各具特色,可识别性很强。所以,在我们设计的园区中不用担心迷路。”对这一点,张会明十分自信。
编辑:zha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