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为何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2014-07-22 08:52:02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近日,农业部颁布了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正式列入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日常工作,也标志着那些由祖先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最典型、最优秀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受到了来自中央政府的保护。

  但是,对于这样一项工作,自启动之初,就一直存在异议。有人甚至认为:在人类农耕文明已经进入到了大机械化、粮食亩产亦已超过千斤的今天,一向以保障国人温饱与生活水准为己任的中国农业主管部门,甚至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是否真的有必要去翻箱倒柜,将一个似乎与农业稳产高产并无必然联系的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出来,并实施国家保护呢?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对于世界与中国来说,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确保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国是个具有近万年农业发展史的文明古国。在这近万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使用了轮种套种、保墒防旱、稻田养鱼、生物灭虫、桑基鱼塘等传统农耕技术,使农田耕耘了近万年,仍能做到常用常新,从而确保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闯入,特别是随着化肥、农药、除草剂、催熟剂等西方工业产品技术的大举使用,仅在短短的50多年中,土地板结、硬化、地力下降、酸碱度失衡、有毒物质严重超标等一系列问题就已频频出现。我们并非不加选择地排斥一切现代工业给传统农耕文明带来的影响,但严酷的现实告诉人们,我们真的有必要对现代工业文明给当代农业带来的上述后果进行必要的反思。否则,当下的农业很可能就会像是一个吸食了毒品的瘾君子,表面看精神抖擞,但实际上病入膏肓,已经失去了起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今天我们之所以要发掘、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目的就是想通过这样一项工作,将历史上祖先所创造出来的传统农业文明以活态形式留存下来并传承下去,为人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

  确保物种、粮食品种及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以杂交稻及转基因作物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确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这些粮食品种的迅速普及,也给物种多样性、粮食品种多样性以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带来巨大挑战。许多已经沿用了千百年的传统农作物品种,都因基因米、杂交稻的大规模推广而迅速消失。为避免这类情况发生,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以良种基因库的形式保护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各种优良品种。但这种保护模式也有它的缺陷:一是收藏数量毕竟有限,不可能将目前已知的所有农作物品种统统搜集上来;二是这种收藏模式所能收藏的只是农作物品种自身,而与之相关的传统种植技术、种植经验不可能同时得到收藏。所以,这种收藏模式说到底只能做到对农作物品种的静态保存,而对传统农作物品种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无法实施活态传承。这些农业生产技术一旦失传,基因库中的传统农作物品种,就会变成一堆只能“发芽”而无法“高产”的“文物”,无法保障这些传统农作物品种的高品质传承。刚刚启动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恰恰满足了活态传承的所有初衷。

  确保人类社会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需要

  在农业文化遗产中,农作物品种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通过数代、数十代甚至数百代人不懈努力培育出来的优秀品种,是人类农业生产智慧的结晶。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随着转基因技术以及杂交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农作物品种已明显呈现出单一化倾向,为病虫害的大面积传播埋下隐患。此外,与当地自留种子的传统做法相比,由特定种子商提供农作物种源的供种模式,也很容易因种子基地的绝收,而导致更大范围的粮食危机、食品危机甚至是社会危机。此外,农药、化肥的无度使用也从另一个方面影响着人类的食品安全。有关统计表明,因农药化肥的无度使用,目前我国已经有3亿多人无法喝上干净的饮用水,1.5亿亩耕地已经遭到严重污染。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我们应该尽早觉醒,通过对传统农耕方式的恢复与借鉴,确保我们的食品安全,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确保人类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以杂交稻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确实为解决人类粮食危机带来巨大转机。在尚未彻底解决温饱问题的年代,率先解决“吃得饱”的问题是很容易理解的。从这个层面上说,我们也非常感恩那些投身于高产技术研发领域的专家们。没有他们的努力,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温饱,更不会有今天的中国。但作为学者,我们也不能不未雨绸缪,在解决“吃饱饭”的同时,为彻底解决“吃好饭”的问题,做好技术以及农作物上的准备。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将祖先历经千百年培育出来的各种各样、各具特色的传统农作物品种及其相关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护起来、传承下去,为人类未来的高品质生活、多口味需求,保留下更多的物种资源、技术资源与人力资源,并为打造当代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农业,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高品质农产品(000061,股吧)作出自己的贡献。

  认识本国农耕历史的需要

  就像认识历史除需《史记》《汉书》的翻阅,考古现场的踏查,还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佐证一样,我们要想认识中国历史上的农耕文明,除需翻阅《农政全书》《齐民要术》,踏查河姆渡、仙人洞等农耕文明遗址之外,也需要通过农业文化遗产来了解我们的农耕文明。与典籍记录、历史遗存相比,农业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活态性。尽管这种文化是以“正在进行时”的状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它所使用的技术是古老的,它使用的种子是传统的,维持其传承的农耕制度、传统节日、传统仪式也都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因此,尽管农业文化遗产“活在当下”,但就其本质而言,仍属“遗产”。它的最大价值,也仍然是它的历史认识价值。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以农业立身的文明古国,保护好农业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通过农业文化遗产这样一种“活态”遗产,来了解我们的农耕文明,同样是我们当代人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大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28日惊艳亮相

  以“美丽四川·五彩凉山·度假天堂”为主题的2016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7月23日开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将作为重要的节点活动内容亮相文化旅游节。 【详细】

大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启动

  7月23日,2016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主要配套活动之一,“文化之根·旅游之魂——大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西昌火把广场开展。 【详细】

文化遗产要走出“重创收轻保护”怪圈

继湖北神农架今年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之后,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0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这当然是一个令国人自豪的喜讯。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有些地方,特别是一些著名景区,在申遗成功后,走进了“重创收轻保护”的怪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