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化进程中的审美景观生产

2014-07-25 08:26:00    作者:刘士林     来源:《人文杂志》     浏览次数:

  正如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说,“工业化的繁荣昌盛,不止于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它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思想方式。”就思想方式而言,“它与农业社会的价值观念,神话传说和道德标准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冲突……对上帝,正义,爱情,权力和美,都重新赋以新的定义。它焕发出新的概念,新的见解,新的推理方法。它打翻了并且取代了古老的关于时间,空间,物质,和因果的观念。”就生活方式而言,是产生了一种新的“工业现实观”(indust-reality),“工业现实观是工业化的产物,它贯穿在工业化一切观念意识形态之中,指导我们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它是为第二次浪潮文明,为这个文明中的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哲学家和宣传家使用为前提而形成起来的。”⑦ 现代工业不仅为现代城市提供了如钢铁、水泥、玻璃等建筑素材,由于它本身还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因而对传统的农业文明及其生活方式的影响是全面的与彻底的。以现代工厂为例,它已不单纯地是一个空间场所,作为城市化进程的基本象征,从它出现的那一天起,本身也构成了一种朝气蓬勃、富有生机与魅力的新生活方式。如著名的前苏联歌曲《山楂树》所唱——

  歌声轻轻荡漾在黄昏水面上,

  暮色中的工厂在远处闪着光,

  ……

  轻风吹拂不停,

  在茂密的山楂树下,

  吹乱了青年钳工和锻工的头发。

  哦,那茂密的山楂树白花开满枝头,

  哦,你可爱的山楂树为何要发愁?

  在这里,爱情的主角已不再是传统的贵族与骑士,或者是偶尔来乡下的贵族与庄园里的农家子女,而是被替换为“青年钳工和锻工”。在某种意义上,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主体的精神生活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变化。当然,工业化过程也有血腥与苦难的记忆。以上海为例,如薛毅就不同意李欧梵对上海都市文化的所做的解读与阐释:

  在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上海地图的主要空间意象是外滩建筑、南京路上的百货大楼、霞飞路的法租界,百乐门歌舞厅,以及供富人消费的跑马场与情人们幽会的电影院。“这是一张摩登上海的地图。这是享受的上海,这是消费的上海,这是让人惊奇的上海。这里有一些人的温柔乡,让他们由衷赞美上海的多情,上海的现代文明,上海的高雅艺术……但穷人在哪里呢?摩登上海地图没有标明穷人的区域。穷人从河道上漂过来,一条是苏州河,一条是肇家滨,然后上岸,住了下来,肇家滨岸边,也有让人新奇的建筑,叫滚地龙。就是拿木棍和草席搭的小窝棚。工厂在哪里呢?浦东有工厂,北面的杨树浦有工厂,我们应该记得夏衍有一篇著名的《包身工》,说的就是那里日本人开的纱厂。……所以,如果要描绘一张完整的上海地图,仅仅标上外滩、南京东路、霞飞路等等是不够的,应该把苏州河以北、西区、浦东等穷人的居住地和工厂所在地也包括进来。同时还要考虑城市和乡村这个问题。”⑧

  不管是历史的幸福与苦难,还是今天重构的精神传统与城市记忆,它们的原始发生都深深植根于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中,高耸云端的现代工厂也曾是影响现代人生活与情感的中心,这都是无可置疑的事实。

  与人类任何历史与社会进程一样,现代工业文明有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它是一种巨大的发展、进步与解放,但由于这是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为前提,所以也为人类进一步的发展、进步与解放设置了巨大的障碍。对于工业文明而言,这主要是对自然环境与可再生资源的严重污染与毁灭性消费,并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以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为例,人类人均每天消耗360升氧气。根据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1993年到2000年,大气中平均每天减少224亿吨氧气。主要原因是由于石化燃料和燃烧需大量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同时由于森林砍伐和海洋污染,使氧气的供应源也在逐渐减少,一位日本学者曾做过这样的测算,“就在你一眨眼的瞬间,全球大气中减少了710吨(50万立方米)氧气。这些氧气可供140万人用1天。”⑨ 另一方面,以对大自然的巨大消耗为前提建立的城市社会,却并不是一个安静、和谐、适合人生存的新家园。以城市生活环境为例,“各种车辆涌入城市,占据了城市的外部空间。摩托车使城市的街道变成对人们健康和安全的威胁,这样的交通通过自我毁灭的方式破坏了快速交通的本义。城市广场沦为停车场,街道两边挤满了停靠的车辆。人们无法躲避空气污染所带来的危害,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评论,但缺少法律方面的评论。机器产生的废气仍然到处可见,大多数城市被笼罩在有害的空气中。而且,由于噪声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也不能通过摄影的手段加以记录,人们常常忽略它的危害。然而声音无所不在,我们无法逃避。交通的嗡嗡声,除草机的声音,空调运转的声音,通风系统的声音,荧光灯的声音交汇在城市之中。尽管城市居民不得不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但这样的环境是令人讨厌的,人们不能避免且难以忍受。”⑩ 以中国的城市环境为例,据《2005年国家城市环境管理和综合整治年度报告》显示,全国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突出,有43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低于国家三级标准。这其中还有7个国家环保重点城市。同时,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0的城市有178个,占“城考”城市总数34.8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0的城市有130个,占“城考”城市总数25.59%。在这些指标中,内蒙乌海、云南昭通、广西河池、甘肃陇南、江西萍乡、陕西商洛等6城市有5项以上指标在全国地级城市中排名居后,被列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较差的城市。(11) 这也是各种回归自然、抗议与批判城市文明之声,在当代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汹涌澎湃的根源。

  在度过了短暂的黄金时代以后,传统的城市化之路遭遇到的困难同时表现出来,一是由于理性的片面发展严重扭曲了主体的心理与情感世界,二是由于工业生产的异化恶性损耗了大自然的环境与资源,这两方面加起来,内外交困,使传统的城市化进程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在巨大的现实压力与困境面前,曾经作为城市化进程主要经济支柱的现代工业,更是深深陷入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生存危机中。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