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的“永清模式”样板

2014-08-05 08:38:47    作者:刘伟 谭少容     来源:中国建设报     浏览次数:

  首创土地银行,让农民分享城镇化成果

  在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因户籍和土地二元化等因素造成的“半城市化”现象,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在城市没有选举和被选举等政治权利,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这种以土地财政为驱动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尽管换来了一时的经济增长,也造成了社会的失衡:6000万失地农民、4700万留守妇女、数千万计的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打造怎样的中国经济开发区的新模式和新样板,才能解决这些难题呢?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永清台湾工业新城在开发建设中,让农民参与到城镇化进程中,分享发展成果,探索出“农村-园区-城市”、“农民-市民-公民”这样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1年,永清台湾工业新城在全国首创“土地银行”模式,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对规划区内集体土地进行股份制改造,由“土地银行”对托管土地集约集中经营;托管土地的农民,不管政府是否征地,都可以按时拿到一笔租金,就像入股,确保他们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收益。目前,股权置换物业方案即将出台,土地托管制度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农民收益会得到更加持续、可靠的保障。

  永清台湾工业新城试行的土地托管制度,得到了当地5733名农民的拥护。目前“土地银行”累计托管土地1.274万亩,涉及1567户村民,未发生一起因托管而引发的上访案件。“土地银行”也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集聚,农民可以就近打工,实现本地就业。统计显示,2012年,本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00元,较2010年人均增长2170元,增幅高达33%。托管制度不仅较好地维护了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还有效保障了农民的长远生计。

  永清台湾工业新城所在地双营村村民靳锡福不无高兴地说:“不像有的地方一次性卖出土地,采取土地入股的形式,让我们农民更有保障,可以旱涝保收。”

  邱爱军对永清台湾工业新城探索土地银行的做法表示赞赏:“永清把农民的土地集中起来,而且没有一例上访事件,这表明‘土地银行’很好地处理了农民和未来发展的关系。”

  永清通过“招善引智”加强台湾工业新城社会建设。永清台湾工业新城在推进物质建设的同时,始终注重加强城乡社会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他们与深圳好人好事公益教育发展中心、中华三农慈善基金会合作,成立了“新城大学堂”、组建起“新城义工联”、开展了国学宣讲和好人好事系列活动;为辖区内村街建设了健身广场,配备健身器材;组建村街秧歌队并经常开展活动;每年重阳节和春节对老人组织慰问活动;创办了内容广、接地气的《新城》报、《新城》刊,宣传政策,传递信息,教育群众,服务百姓和企业。

  金德钧在案例总结时认为,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成为一个矛盾多发的问题人群,而永清“土地银行”这种让农民参与和分享城镇化成果的做法,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时代,将吸引众多有识之士的目光。他同时表示:“永清的模式很有意义。目前我们的城镇化主要是人口从农村流入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今后,小城镇将是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我们把小城镇建好了,人们上班就会离家近些,也就不会有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对全国都将有示范意义。”

编辑:zhaox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