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建设模式 完善生态保护机制

2014-08-18 08:11:09         来源:新民网     浏览次数:

  珠江是我国南方重要水系,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珠江-西江流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资源环境问题。

  《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将流域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提出要共建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廊道。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常聘专家、广西大学教授王英辉认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创新生态环保合作机制,通过利用两地优势资源共同推进跨区域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对实现珠江-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积极探索跨省区流域生态建设新模式

  王英辉指出,珠江-西江经济带进行跨省区流域生态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切忌盲目模仿、生搬硬套国外及国内其他地区的流域生态建设模式,必须从实际出发,探索具有珠江-西江经济带特色的生态建设模式;二、强化区位功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增强竞争力,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同发展;三、合理划分不同生态建设者的地位、功能、作用和权益,努力形成以生态工程建设为导向,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生态建设格局;四、剖析环境问题成因、环境问题格局和资源动态,围绕主要矛盾和限制因素,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建设新模式;五、根据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的实际,对正在实施的生态建设模式进行适当调整改革。

  当前,一是要系统改善珠江-西江流域污染源控制规划,实施污染全过程控制,要进一步密切配合,加强合作,制定产量、产值、物耗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与入河量控制规划,彻底改变环保部门只抓污染物排放的被动局面。二是要加快制定珠江-西江流域环境监测规划与实施方案,全面覆盖珠江-西江流域水体环境,科学构建珠江-西江流域生态功能体系及监测指标体系。

  加快形成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

  王英辉认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因水而兴,水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的生命之源,必须要加快探索形成经济带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珠江-西江流域以行政区域管理和部门分割为主要特征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导致以流域为单元的管理不到位,上下游之间、左右岸之间、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用水户之间、涉水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商机制,有些地方或部门片面强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了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甚至违背河道的自然规律,严重损害河流生态,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瓶颈。

  因此,必须加快成立流域协调管理机构,统筹解决珠江-西江的洪涝灾害、水资源调配、水环境保护、河道整治、河道采砂、咸潮上溯等问题。一是坚持防蓄并举。充分发挥大中型水库等水利设施作用,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中上游地区兴建大型拦蓄控制工程,科学合理地留蓄调度雨季汛期的洪水资源,做到防洪、蓄水、抗旱综合利用,实现常年全流域用水平衡;二是加强统一管理。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配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统一管理;三是强化总量控制。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经济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之间的用水关系,建立和完善区域水资源分配、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指标体系,实现地表水和地下水用水总量控制;四是实施水权转让。在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基础上,确定各区域和主要供水河道、湖泊、水库控制节点的初始水权(或总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优化水资源配置,选择部分区域或小流域开展水权转让试点。

  进一步健全完善流域生态保护机制

  王英辉建议,一是建立珠江-西江流域生态激励和约束机制。生态激励机制是为了平衡环境利益与发展权利的制度创新,旨在通过有效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以资源为核心的生态保护与发展策略,引导经济发展的生态化。生态补偿、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水权交易等机制,都是生态激励的具体表现形式。进一步完善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建立财政保障、公众参与和第三方检测评估机制,为流域生态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不断创新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加强对补偿制度的管理,实现经济补偿法制化,完善有关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立法程序,加快有关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立法工作,做到生态效益的补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针对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的主要生态类型,设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逐步完善生态环境产权机制、交易机制、价格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对生态环境资源供求的引导作用,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生态利益共享及相关责任分担机制。

  三是建立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引进外资、跨地区资本经营、对口支援、输出市场、人才劳务交流合作,以管理、技术、信息、设备、知识、人才等为股份,鼓励科技工作者参与生态建设和扶贫开发,鼓励以科技成果为股份参与分红,实现科技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通过发行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股票、生态国债证券、开设环境基金、生态产业投资基金、生态彩票、建立生态银行等途径融资筹资,推动实现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编辑:jiaolit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柴达木生态保护与治理规划出台

  12日,记者从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获悉: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柴达木地区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2018【详细】

粤港澳大湾区拟建设世界级森林城市群

记者从在佛山举办的全省绿委办主任暨部门绿化和森林小镇建设座谈会了解到,广东省将主动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森林城市群。【详细】

未来10年 河南规划造林2252万亩

河南省政府在郑州举办了《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评审会,经过审阅、质询和讨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仑、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该《规划》。【详细】

在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间寻找平衡

  微风吹过湖面,荡起层层涟漪,悠悠白云下,澄澈的湖水反射出碧蓝的光。正值国庆假期,四川泸沽湖景区游人如织。走婚桥附近的水面上,清洁工颜永和正划着猪槽船,手持长柄漏网捞腐草。这位摩梭老人每天都要三次清理湖面,他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