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乡愁工程”留住城市DNA

2014-08-19 09:36:24    作者:肖正华     来源:中国建设报     浏览次数:

  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学习借鉴国内外城乡一体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莆田市的新型城镇化最终确定以“田园风光、都市生活”为主线。莆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林天耀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该市特别强调与生态环境、社会和谐、文化传承相结合。

  以莆田市荔城区为例,该地区古时因荔树满城而得名。近年来,随着当地城市面貌的极大改变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开发商看中了这6万亩荔枝林带所赋予的绿色生态宜居环境,想用来开发房地产。“尽管莆田这座新兴城市目前的经济发展的确需要房地产,但我们没有答应,因为这些荔枝树承载的是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承载着人们许许多多的乡愁记忆,所以一棵都不能砍。”梁建勇说。

  在很多人看来,乡愁多少有些抽象。莆田市宣传部长程强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说:“乡愁之于广大远离故乡的游子而言,其实通常是记忆中的一口古井、一棵古树、一处民居或一出乡戏,连同附加在这些具体实物上的记忆一起构成了一座城市的DNA。”

  莆田市的实践表明:除了实施“乡愁工程”,对古村落、古建筑、乡音乡俗、城镇风貌等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和保护,让老百姓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外,只有将城市文化保护传承和产业发展相结合才更有生命力。

  近年来,莆田在保护传承妈祖、古典家具、木雕、南少林禅武等文化的同时,还注重文化与旅游、影视、科技等结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去年,莆田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8.4%,今年上半年已达到8.7%,连续3年居福建省之首。其中,莆田的油画产量目前已占到全国的1/3,去年出口达300万张。

  “此起彼伏的城镇化浪潮激发了不少地方大干快上的激情,也萌生了一些非理性的举动。许多宝贵的人文资源崩溃于城镇化的推土机下,大拆大建导致‘千城一面’现象比比皆是。在城镇建设中,我们听到更多的是‘打造’而不是‘保护’,看到更多的是‘仿古’而不是‘原生态’,感受到更多的是‘现代性’而不是历史与现代的对接。”福建省政协调研员戎章榕接受记者采时表示,鉴于此,莆田的“乡愁工程”实践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编辑:zhaox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