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按植物营养规律施肥

2014-08-25 08:54:00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兴仁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

  问:什么是植物营养规律?

  答:植物营养规律是指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对养分吸收利用和施肥的特点。生长和养分吸收随生长时间的变化是一个“S”形曲线,苗期养分吸收量较少,一般还不到全部吸收量的10%,而旺盛生长期,特别是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吸收量较大,一般不少于全部吸收量的30%,在成熟期养分吸收量又趋于减少直至停止吸收(图示)。植物营养有两个关键期,一个是营养临界期,多出现在幼苗期;另一个是营养最大效率期,多出现在作物生长盛期。

  问:植物营养临界期的养分需求和施肥有什么特点?

  答:植物营养临界期的特点是养分需求量少,但很敏感,对肥料的质量要求较高。这时如果养分缺乏而不及时供应,其损失以后难以弥补,就像小孩刚断奶一样,吃得虽然不多,但很讲究。“临界期”多发生在养分需求转折的时候。其中磷的营养临界期多在种子养分刚用完时。以玉米为例,在3叶期之前靠种子养分存活,3叶期之后种子养分耗尽,如果不能从土壤或肥料里获得磷素,幼苗就会缺磷,表现为叶子颜色浓绿而发紫。因此需要通过合理施用基肥和种肥防止磷的缺乏;氮的营养临界期多发生在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时期,例如冬小麦的返青-起身期。生产上要因地制宜,通过合理制控群体密度和适宜的水肥管理来解决。

  问: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的养分需求和施肥有什么特点?

  答:最大效率期多出现在作物生长旺盛时期,例如小麦的拔节孕穗期,玉米的嗽叭口期,大豆的花荚期,棉花的蕾铃期,薯类作物的薯块膨大期等。该时期的作物就像饭量很大的小伙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对肥料的需求量大,利用效率较高,是追肥特别是追施氮肥的关键期。

  问:用植物营养规律考量,当前作物施肥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作物施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少农民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苗绿长得好看就好,或者怕后期植株高大,下地劳作很辛苦,因此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大田作物的氮肥施用时期偏早、施用量偏大。由于违背了作物对养分吸收利用的“前轻后重”规律,虽然前期幼苗长得好看,但后期很容易发生倒伏和滋生病虫害,造成减产。例如,水稻苗期在秧田里度过,要求施氮量基肥不超过总量的一半,追肥量分蘖期和孕穗期大致相当。但不少稻田,基肥加分蘖肥的施氮量超过90%;冬小麦苗期虽然跨越秋冬两季,但需氮量较少,追肥主要在起身拔节期,但不少麦田,基肥和冬前追肥的施氮量高达80%以上(干旱地区除外),致使麦苗群体过大、过旺,造成中后倒伏、脱肥和发生病虫害;玉米追肥主要在大喇叭口期,但不少农民提前在拔节期,致使植株旺长,导致后期脱肥。在雨涝年份或遇到大风,还很容易发生倒伏;棉花基肥和苗期往往过量偏施氮肥,不但加重了蕾铃脱落,感染病虫害,还会造成植株徒长,导致或加重硼等元素的缺乏。

  专家特别提醒农民记住:作物施肥,特别是氮肥,要前轻后重,将重心适当后移。

  问:可否结合我国当前农时和气候特点及施肥问题提几点改进意见?

  答:以大田作物为例,现在我国多数地区,正值水稻孕穗期、玉米喇叭口期、棉花花铃期、夏大豆初花期,即都处于追肥的关键时期。希望农民朋友要不误农时,适期追肥;对前期已经追过肥的田块要查看苗期,如果出现脱肥征兆,可酌情每亩补施1~3公斤尿素或喷施2~3次0.3%~0.5%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如果遭遇干旱和雨涝,首先要进行抗旱或排涝救灾,在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后,结合病虫害防治,适量追施或喷施速效性氮肥或磷钾等叶面肥。

编辑:zhufe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英研究人员首次在植物中发现稀有矿物

  近日,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一些虎耳草属(Saxifraga)高山植物的叶片可以产生稀有矿物球霰石,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植物志》上。【详细】

生动绿意场景:家庭微景观设计

  一株绿色植物能为家居注入新鲜的气息,而现在的绿色植物景观设计也愈发新奇多样,在玻璃花瓶/花盆之中,什么样的微型景观都有可能出现。9款家庭微景观设计,为家搭建一处生动的绿意场景。【详细】

植物与水的搭配让景观充满诗情画意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不外乎动景和静景。一方静水搭配灵动丛生的植物,便多了几分令人愉悦的生机。【详细】

湖南永州将再添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今天,从国家林业局传来喜讯,祁阳县创建太白峰国家级森林公园通过评审,这意味着永州将再添一个国家森林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