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晖:设计赋予场地精神和活力

2014-08-25 17:09:00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李蓉晖: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景观学硕士,行业内资深设计师,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在行业内影响力非凡。其作品多次获奖,在专业论坛深受关注,粉丝众多。作者主要与众多北美知名设计公司合作,同时也熟悉国内项目设计环境,其作品带有强烈的北美风格。

  中国风景园林网:您是什么时候到加拿大发展?在加拿大的经历对你的设计有什么影响?

  李蓉晖:当我从清华建筑系毕业后,放弃了直读研究生的机会选择出国。在加拿大做室内设计师的五年间,我顺利进入世界著名的设计公司YabuPushelberg和IIByIV的工作经历,使我学到的不仅是设计方法,更敏锐了我对美的捕捉意识与欣赏生活的眼光;表现在工作上的,更多是设计理念上的提升和改变,使我开始用国际化的视野和思想高度来看待设计,热爱设计。

  中国风景园林网:您的作品是否偏向于中西合壁的风格?

  李蓉晖:在我的设计作品中对此体现为,将“东方”视为文化底蕴,“西方”用为设计手法。通过作品承载设计师对生活的咏叹、对文化的思考,对物外的精神追求,寻觅的是一种游弋于烟火人间之上的诗意栖居,追求的是一场绵延于山水之外的心灵寻欢。

  中国风景园林网:您觉得从中国转战加拿大,后来又回国,这些年间,中国设计行业的有什么改变?客户对设计的思维和接受程度又有什么改变?

  李蓉晖:我觉得还是有变化的,有不少设计师在观念上都有了质的提升,不再把仅仅画几张图看作是设计的目的,而是追求最终的效果,追求设计的空间如何为人们服务。但遗憾的是还有一些仍停留在从前的水平上,他们往往认为做设计就是画效果图。

  中国风景园林网:您现在也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作为公司的设计总监,在建设和管理设计团队时遇到哪些挑战?又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李蓉晖:在大部分快速操作的项目中,对团队效率和学习能力有很大的挑战,这也是我们坚持科学的项目管理的原因所在。但建设强大有效的设计团队,更多是来自于图纸以外的无障碍沟通、外出的项目考察、总结等,这些活动都有效帮助我们跳出具体事务,走出办公室获得感性的直接体验,获得多角度看事物的能力。与其说是建设团队,不如说是建设丰富、饱满的人生观,对个人、对团队都是如此。

  中国风景园林网:您参与了不少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您认为一个好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李蓉晖:居住区景观作为商品性很强的景观类型,首先要满足作为商品的定位、品质的要求,其次居住景观承载传承地域文化的责任,好的居住区景观应该具备地域文化气质,是一处健康的、功能流畅的、舒适度高的环境,来承载我们对居住、交往、私密的多种心理生理要求。

  中国风景园林网:您是如何获取工作灵感与开阔设计思路的?

  李蓉晖:我的工作灵感和设计思路更多是来自于阅读书籍、旅行感悟、与同行和同事的沟通,以及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中国风景园林网:设计师是一个工作压力很大的职业,作为女性设计师,您是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关系的?

  李蓉晖:我并未刻意清楚的去划分工作和生活的边界,也没刻意把两者进行某种区分。当然二者有时候会有些冲突,我还在学习平衡中。但我想专注度是平衡两者的关键词,工作之美和生活之美都需要全身心专注地投入才能体悟。当然,有了孩子以后,对自然、对人性、对生活的感悟变化了很多,这也是我获得工作灵感很重要的源泉。作为女性设计师,这是最独特、最自豪的一点。

编辑:zhufe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园林水系池岸景观设计

  近来,环境景观越来越注重水体,无水不灵;有的房地产公司还提出户户开门临水的要求。而在实际操作上,水面边岸则是易被忽视且不易设计、施工好的项目。其所占投资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讨。【详细】

成功的景观设计轻松拯救空间颜值

  近年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在不断的提升,对于自然的向往也越来越强烈。【详细】

绿色基础设施和景观设计的关系

绿色基础设施和景观设计的关系

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专家推荐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各种因气候变化、农业改革、城市交通等引发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欧盟提出希望改善欧洲自然环境,德国风景园林师协会也宣布,将“绿色基础设施”作为未来景观设计的主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