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2020年京津冀城市化率或达70%
无论政府部门还是企业,打破了所谓的“一亩三分地”的思维的限制,着眼于整个京津冀地区,是面对未来的机遇、挑战和思考时都必须具备的思维。
谈趋势
2020年京津冀城市化率或达70%
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
今年国家层面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明显有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京津塘规划,也有别于“十一五”时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前两次可谓均以失败告终。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重点推进河北等区域的发展,这就把这个区域的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今年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更是把这个国家战略进一步提高到重大国家战略当中,所以我相信这次是高层重视、顶层设计,我相信这个规划不会流产,而且会成为我们这个地区发展的重大的推动力。
当下京津冀地区正处在从规模驱动向创新主导的转变阶段,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经济的发展水平、结构,布局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到2020年,京津冀区域的人均GDP将达到甚至超过2万美金。产业结构将会转变成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京津冀将全面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预计会占到GDP的60%。同时,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化率有可能达到70%。
在更大区域内谋划产业链布局
北京市延庆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张远:
区域发展的规律使然,要求资源和要素在更大的区域里面流动、实现配置,京津冀三个区域已经到了这个发展阶段。同时,城市和区域发展到这个阶段,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城市病,污染的问题,房价高涨的问题,倒逼区域发展道路革新。
我原来在北京市发改委工作,我们最爱说的一句话,要解决北京的问题,就要跳出北京看北京,要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大的空间内统筹解决北京的问题,当时考虑的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现在,我们首先要重新认识北京的功能定位,不是所有的功能都要在北京、天津,也不是所有的功能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其次,我们的城市治理开发模式迎来一些挑战,以前通过征地、开发、建设的模式可能难以为继。另外,产业模式也会发生很大变化,产业链的布局需要在京津冀甚至更大的范围来谋划、发展。
践行创新,解决三地产业功能
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张兴胜:
践行国家的驱动发展战略,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探索发展,理由有三,首先是创新自生的力量和中国经济自生发展的要求,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实有大量要素的投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凸显出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模式远远比我们的要素投入更具有发展潜力。从这个角度来讲,京津冀一体体的发展,只要是可持续的,有长远生命力的发展,一定要摆脱过度的要素投入,污染排放,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道路。
其次是两个创新驱动的战略的实施,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一起有助于解决三地共性的一些问题,比如严重的产能过剩,尤其是河北的传统产业如钢、水泥、玻璃。三地协同发展,一方面靠自身的功能的疏解和优化,另一方面也要靠产业的转移、产业的提升以及产业链、产业体系的优化。从这个角度来讲,创新不仅是寻求一个更加合理的产业结构,也是寻求获得更加优越的功能布局。
再次,新时期创新驱动有助于城市保持长期的竞争力,此前有的城市靠资源,有的靠交通优势而发展,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是依赖产业本身的竞争力和功能的合理。
看城市 天津、沧州将强势崛起
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
未来京津冀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格局将发生重大的变化。过去的人口和经济的重心都是在中部的平原地带,在未来5-7年,京津冀地区的人口和经济重心将转向沿海地区,天津将会替代北京,成为区域甚至整个中国北方的最大的经济中心。我预计,到2020年,天津的GDP将超过北京。
另外,河北沧州将会成为河北地区继石家庄、唐山之后最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而且到2020年左右,我相信沧州很有可能成为国家新思路经济带中部通道的一个重要桥头堡。
天津东丽:吸引京冀科技要素
天津市东丽区委常委、副区长白凤祥:
天津在国家战略当中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最近的功能定位上,天津被确定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先进的制造中心,同时也定位为国际的港口和航宇中心。应该说金融机构的总部在北京,但是作为运营中心,天津正在积极争取这样的定位。天津和北京、河北省签署了很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备忘录。 东丽区位于天津市区和滨海新区之间,区位优势很好,交通很便捷,滨海国际机场坐落在东丽区,从京津高速东丽湖出口到北京的台湖出口大约是105公里。这样的优势使得东丽区在产业发展方面迎来了很好的机遇,比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最近在东丽建了一个北方的审查中心,国家电网在东丽区建了客户服务中心,北大附中的分校、北大第一医院的分支机构、清华大学的科技园等都落户东丽区。最近天津市委市政府把这100多平方公里确定为科研机构集中发展的区域,北京、河北的科技要素、创新资源都将会不断地汇集到东丽区,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
北京延庆:延怀产业共同规划
北京市延庆县委常委、副县长张远:
我们和东丽区正好相反,他们是经济大区,我们是经济小县,但是我们是生态大县。延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当中,算是做得比较早的。延庆和河北的赤城、怀来,在三四年前就建立了三县联席会议,去年还和怀来签订了全面合作的框架协议,今年7月份又和怀来县共同制定了全国首份的跨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对葡萄和葡萄酒产区进行规划,三地发改委共同组织专家评审。表面上这是延怀河谷的葡萄产业规划,实际上还涉及交通、市政、环保等规划,总体规划也得到了各方的认同。
在京津冀的经济协同发展战略中,我们重新梳理后发现延庆有诸多优势。一是区域优势。延庆离北京的德胜门约70公里,延庆县城到怀来县城近70公里,到赤城是80公里,到张家口是130公里,是北京和河北北部地区的交通节点;延庆还和张家口一起申办2020年的冬奥会,高速公路、高铁都将修建,交通将得到很大改善。二是延庆具有资源优势,延庆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全域1000多平方公里都是水源保护地,森林覆盖面积占到全境的60%,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八达岭等。延庆还是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办地,也将会对北京西部的园林生态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未来,延庆将成为京津冀休闲、旅游、会晤,高端休闲的重要的区域。
公共资源 京津冀医疗合作正有序展开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
相对全国来讲,北京的卫生资源等都处在领先地位,因此有很多外地人来看病。2013年,北京这座2300万人口的城市,门诊次数达到2.19亿次,其中外地人员来京就医为3211.5万人次,主要来自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这其中河北占了25%,主要集中在北京周边的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我们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北京朝阳医院和河北燕达医院的合作、医生资质的认可等。我们跟河北有关部门已经签署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也得到河北和天津方面的支持,比如有血液的合作协议和保障、共享和应急机制的协议。目前,儿童医院与河北方面的合作也将陆续会有一些协议。除了依托政府资金的支持,我们也非常欢迎社会资本的支持,助推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
未来,需要做好三项对接工作。一是规划对接,依据河北不同城市的特点,把北京的医疗资源引进、布局;二是政策对接,比如三地的检查结果能不能互认、三地的医生资质能不能互通,都需要化解和突破;三是合作操作模式,医生医疗的合作不是迁医院这么简单,北京地区资源确实多,但承担着很多重大活动的医护工作,更要为北京2300万的居民服务。河北、天津有很多比北京优秀的地方,反过来也可以考虑天津的医学怎么样支援北京,这是互动的,在互动中达成合作。
企业视角:以技术创新和协同带动区域产业集成
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张兴胜:
中关村已经孕育了大量的科技型企业,而且未来期望成为一到两个战略产业的发源地。京津冀一体化是中关村发展的新纪元,未来,中关村发展集团将从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主要的建设运营商,转变为今后的科技产业的重要投资者和科技金融的主要的服务机构。
目前,我们除了本身的业务发展之外,主要做三件事情。一是国际化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同步,一方面大量引进国际上最新的技术,最尖端、最前沿的创新团队,使这些国际上的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创新团队和文化,创新要素在中关村这个土地上更好更快地发展,使首都的创新功能更加彰显,这种外溢的效应和辐射带动的效应一定有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产业整合和集成。二是中关村应该做更多的产业培育和引领服务。实际上,很多科技型产业的研发、销售、管控在北京,甚至大量的制造也在北京。中关村从协同发展的角度上不可能不在北京,但如果京津冀有一个发达的交通设施,一体化的产业结构,一体化的研发和销售,而且城乡互动,将来可以像珠三角、长三角一样,在产业协同、技术协同方面获得更大的成效。
三是园区的建设运营和产业组织互动。中关村有16个园区,另外也在天津建设中关村科技园,这些都有示范的作用,我们是以企业角色从市场化运作方面进行产业的转移、功能的优化的一些探索。像中关村发展集团这样做法的企业在京津冀应该有很多,如果大家的力量和行为达成共识,那就会变成推动京津冀共同发展的洪流,这个洪流推动下的结果一定是双赢的。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重视三方面问题
清清河水、古朴城墙、历史老镇【详细】
北京城市新规划: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北京新总规中的河北机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