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应时创新——美国西部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从美国西部地区的发展过程来看,城镇化的发展避免了人口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带动了更广大地区的产业和消费,实现了社会更好发展。但是,美国西部模式的城镇化造成了对土地的大量占用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中国的现实条件无法承受,因此在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避免这些弊端。
自然发展不拘一格
到美国西部,很多人感觉这里“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因为除了洛杉矶市中心以外很少能见到高楼大厦,而在那些根本见不到高楼大厦的地区,城市规划井井有条,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居民俨然能够享受到城市生活的种种便利。由此可见,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化的重要一步。
与中国那些历史悠久的大城市不同,美国西部的大城市最多只有一二百年的历史,最大城市洛杉矶只有100多年的历史。而且作为美国人口第二多的城市,洛杉矶只有近400万人口,远远比不上中国一些城市上千万的人口规模。
但是,美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达程度远高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即使在很偏远的地区,水电、道路、互联网、商业零售网点等基础设施齐全、方便。加州的58个县当中,洛杉矶县是个大县。在洛杉矶县境内的88个市尽管面积有大有小,人口有多有少,经济规模各不相同,但都具备城镇的基本功能。
从大洛杉矶地区的发展历史来看,其城镇化的主要完成阶段是在二战以后。虽然在20世纪初,大洛杉矶地区就成立了许多小城市,但人口较少,基础设施不发达。洛杉矶在经历了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的爆炸式增长之后,城市趋于饱和,社会环境负担过重,于是在50年代前后,很多人开始抛弃市区的小房子,陆续在远一点的周边城市建别墅,把家搬到那里,在当地解决就业或靠汽车通勤。这种陆续的人口迁移,带动了大洛杉矶地区小城市的发展。
自然的发展过程使大洛杉矶地区的城市形态各具特色,不拘一格。有人口10-20万的综合型城市,有人口5万左右、没有什么工农产业的“居住型”城市,也有以农业生产为特色的城市,或者以教育为特色的“大学城”,甚至还有人口只有112个人却制造了5万个就业机会的“纯工业”超小城市。这种功能各异的城市集群给不同的居民提供了不同的选择,实现了城市之间功能的互补和协调。
理念创新尊重自然
乘飞机从高空俯视,大洛杉矶地区的房屋一片连着一片,一眼望不到边际。在房屋之间是纵横交错的道路,上面跑着几百万辆汽车。在美国著名生态建筑学家保罗·索莱里的眼中,这是一种很糟糕的城镇化模式,因为人类占用了太多的土地,对自然构成了很大破坏。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索莱里就设计出“线性城市”的理念,而且毕生为推广这种理念而奋斗,直至2013年去世。他主张人类在自然地块的边际,建线条状的高层城市建筑群,既减少占用土地,又满足大量人口对居住和办公的空间要求,同时通过建筑群内和不同建筑群之间设置的轨道交通、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等解决交通运输问题。每一个建筑群内的服务设施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一些建筑群具有特殊功能,比如大型剧院、大医院等,能够满足附近建筑群的人们的其他生活需要。
简单地说,他把现在美国很多地区“摊大饼”式的城市构建模式给“捏”成细长条,围绕在山川、湖泊、田野的周边。
索莱里被称为“生态建筑学”之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望。他用其花费毕生心血设计的“线性城市”理念,表达他对大自然的最崇高的敬意。
在索莱里去世前一周,记者对这位当时已93岁高龄的老人进行了采访。他说:“在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可能新建上百万座城市,哪怕有一座采用线性城市的理念,对世界都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编辑:jiaoliting
相关阅读
没落的东海岸:美国滨海小镇的变迁
黄昏薄暮,长岛海湾的上空经过一天的烈日炙烤,只剩下柔和的紫红。清秀高瘦的白鹭悠闲地在海滩上散步。海岸上,十余幢地中海风格的建筑打破了这份宁静。它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发出沉重的历史感,令人心生敬意。主楼【详细】
带你感受大自然的极简之美,荒芜却震撼心灵
作为全美西部最大的国家公园,占地340万英亩的死亡谷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大自然的极简之美,目之所及一片荒芜,却震撼人心。1849年是Sutter在亚美利加河发现黄金的第二年,改变美国西部面貌的淘金热刚刚拉开序幕,一批淘金【详细】
遗产漫步|自然之神殿——悠仙美地
处于内华达山脉的悠仙美地(Yosemite),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国家公园之一。它生动地展示了花岗岩基岩受冰川侵蚀的影响,有着十分独特的地质特征。数百万年来的重复冰川作用形成了集中的景观,包括高耸的悬崖,穹隆,和瀑布等,冰蚀地形十分特殊,其中Yosemite山谷,有着深达914米的冰川蚀刻的巨大裂隙,和巨大的花岗岩崖壁。【详细】
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如何改造枯燥的花园
景观设计师霍华德·科恩回忆,在他最初漫步在弗吉尼亚州的大瀑布城时,业主要求他为这个项目创造一个“宏伟蓝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