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园林绿化恢复城市生态的五个重点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也促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或者通过各种手段来恢复自然环境。园林绿化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改善环境。运用园林绿化进行城市生态恢复应注意以下五个重点:
第一,运用绿地系统规划手段,进行生态环境整体优化。
从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出发,强调生态恢复的目标与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一致性,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最佳效益。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正确划分和掌握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类别和特点,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营建良好的生态系统景观。子系统之间和各生态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仅影响到区域或城乡大系统的稳定性,而且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发挥,因而要协调好生态农业、生态林业、防洪系统、城市建设等子系统间的有序和平衡。通过绿地景观格局的优化设计,充分利用绿地的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线、带、块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达到以少代多,功能高效的目的。
焦作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城市转型中注重生态恢复理论的应用。对城市西部原来采煤塌陷的废弃地段营建植物群落,规划建设成2600亩生态植物园,成为城市西部的绿色客厅和天然氧吧。对城市南部因为修建高速公路而开挖土方形成的大坑,利用地下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大型龙源湖主题公园,将水体生物、微生物、植物、鸟禽动物引入城市。
第二,注重营建带状架构,保持景观连续性。
城市绿地往往处在建筑的重重包围之中,绿地景观被分割得四分五裂,在城市中成为一个个彼此隔绝的孤岛,难以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因此,通过设置绿色廊道,规划带状公园等,加强孤立绿地间的联系,促进生物物种交流,形成连续性景观,使城市绿地系统化。比如焦作通过建造宽度为数十米的绿色通道,连接城区和大型公园绿地,保持景观的连续性。
第三,模拟自然植被群落,丰富生物多样性。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是对城市中原有自然环境的合理维护与提高,通过人工重建生态系统的系列措施,以及模拟自然的园林设计手段,更是在城市中对自然环境的再创造,以及对园林植被的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
近几年,焦作在城市绿化中注重模拟自然植被群落,通过合理规划植物品种,在城市绿地中创造丰富多彩、结构合理的景观。在绿地景观格局上,有大小绿地、宽窄廊道,以及集中和分散绿地相结合等多种模式。在植物选择上,侧重苦楝、国槐、刺槐、桑树、皂角、榆树等乡土树种,同时注重保护和扩大黄荆、黄栌、酸枣、黄背等野生灌木和草本植被使用量,增建生物多样性景观。
第四,制定生态远景目标,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
要充分研究城市远期发展规模和水平,制定发展目标。在城市向外扩展的同时,要留出足够的空间为将来安排绿地。将临时绿地和永久性绿地相结合,同时,重点解决近期环境质量较差、居民游憩困难区域的绿地建设问题。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积极实施生态工程,寻求最佳的区域生态位,强化人为调控未来生态变化趋势的能力。
下一步,焦作在城市绿化用地和设计方面,将充分结合其山地资源以及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特点,变劣势为优势。一方面,使绿地更好地发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满足植物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利用荒地、山冈、低洼地等设置绿地。在绿地规划设计中,其面积、数量、空间格局等指标以及空间形态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避免生搬硬套。
第五,加强园林建设管护,体现生态综合效益。
城市生态恢复一般都兼顾多种目标,如绿道体系同时具有生物廊道、城市景观塑造、城市户外空间营建、历史遗迹保护及教育、游憩、观光等多种功能。在园林建设和管护中,摒弃将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对立的做法,要立足体现园林绿化的生态综合效益,即城市园林植物通过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的生态效益,植物景观美化城市的环境效益,提供避灾场所的城市安全效益,以及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和促进旅游业发展所派生的多项经济效益等。
编辑:zhufei
相关阅读
探营广州园博会:移步换景赏雅色 绣球簇拥广州城
第30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将于3月24日至4月2日举行,3月22日,记者提前探营广州园博会多个会场花境,发现富有传统和现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个区域特色的小园圃等已逐渐展露真容【详细】
天津第32届运河桃花节举办
3月17日,第32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如约而至。在北运河畔的桃花堤,微风轻拂,桃红柳绿,人们三五成群地踏青、赏花,赶赴一场浪漫的春日之约【详细】
海南大山泰景观承建国家公园大门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领导肯定...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大门,陈俊霄向调研组汇报了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建设情况,章新胜对陈俊霄参与设计、海南大山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项目的创意主题【详细】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三亚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坐落在三亚市荔枝沟路殡葬服务中心内、烈士纪念园旁,于2022年3月开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亚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