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海:千年古城 生态宜居
提升城市功能——布局五大组团推进产业转型
城市,有山水就有灵气。以灵湖为中心,临海的“一城五组团”铺开了崭新的篇章。近年来,临海市委、市政府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把城区划分成古城、新城、灵湖、东城和江南五大组团,合理布局城市功能,推动城区向东拓展、跨江发展,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和功能集成。
教育、医疗、住房和产业发展,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临海以此为重点,将城市作为家园来建设。教育方面,建立了覆盖学前教育到本科教育的完备体系,拥有2所大学、3所省级重点中学。卫生方面,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和卫生服务,拥有三甲医院1所。住房方面,积极构建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等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住房保障实施比率居台州第一。产业方面,狠抓创新转型,推进“机器换人”,搬迁“低小散”企业,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台州北部服务业中心。
按照物料输送管道化、生产过程密闭化、操作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四化”要求,加快推进入园医化企业转型升级和医化园区的循环化改造提升。在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随处可见悬挂在半空的白色管道。管道的一头接的是台州发电厂,另一头连接的是各家企业,园区内企业生产所用的热气正是来自于电厂发电时热力循环利用。
头门港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临海医化园区管委会主任金治苗说,园区企业改造后车间真正做到“物料输送管道化、生产过程密闭化、操作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实现了清洁生产,有效解决医化企业发展与污染、安全问题的矛盾。目前园区内有174个车间进行“四化”改造。去年年底已完成改造34个车间,装备投资4.6亿元,今年计划完成59个车间。
“不仅仅是医化园区,我们以环境整治倒逼产业转型,去年已经将22家造纸、印染、制革、化工企业关停转产,今年又对未能按期完成整治任务的1家印染企业、2家造纸企业实施停产整治,对15家化工企业的31个整治进度缓慢的车间责令停产整治。”临海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彰显城市内涵——
保护文物古迹传承历史文脉
走进紫阳街,映入眼帘的是平整悠长的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店铺牌坊,雕梁画栋的屋顶飞檐。每一根廊柱,每一扇窗户,每一个飞檐,都承载着浓厚的历史古韵。家住紫阳街371号的戴祖淼一家,就曾入选6户最“浙江”家庭,“入住”上海世博会。
“紫阳街是临海千年古城的文化血脉,是千年古城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核心部分,既保持了明清建筑的历史风貌,又较完整地构成了一条具有典型江南特色的传统历史街区。”临海市领导说。
紫阳街横贯全城南北,长1080米,两侧特色店铺林立,古城保护专家认为,临海紫阳街的改造是临海老城区保护的一个典范。
为保护紫阳街古建筑,临海市邀请同济大学阮仪山教授进行设计,并先后投入15亿元进行抢修,恢复了历史风貌,盘活了沿街特色商铺和老字号商铺,使“山水秀丽古城,形制严谨府城,明清繁华商城”的历史格局得以重现,恢复了老街区“下店上宅、前店后宅、深宅大院”的传统建筑特色,使千年文脉得以延续,历史风貌不断还原,文化内涵日渐丰富。沿街的原住民还开出店铺,麦饼、麦油脂、羊脚蹄、肚脐饼等传统小吃铺随处可见。
台州府城墙是我国江南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府城墙,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已有1600多年历史,现存城墙长4670米,有4座城门,还有4座完整的瓮城。台州府城墙能保护下来非常不易。上世纪90年代,临海市在建水果批发市场时发现了古城墙遗址,市政府获悉急令停工,并斥巨资予以保护。
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临海把传承历史、弘扬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全面修缮台州府城墙、紫阳街、龙兴寺、戚公祠、台州文庙等,台州府城墙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紫阳街成为全省第二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紫阳街历史街区保护开发建设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临海成为全国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县”。
同时,临海大力发展现代文化,加大文化设施投入,构建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让市民“出门能闻书香,屋外就有广场”。临海成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
编辑:da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