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拥堵的“无车日”衡量出了什么

2014-09-23 09:40:02         来源:京华时报     浏览次数:

  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这一天,车水马龙仍是全国许多城市街道的主要景象。在北京,晚高峰的二环路延续了平日拥堵的节奏;在银川,实施的“无车日主干道禁行”响应者寥寥,不少私家车行驶在禁行路段上……拥堵的“无车日”如同一把尺子,衡量出了我们从道路文明到公共交通方面的若干不足。

  首先是衡量出了我们尚未形成道路文明的社会共识。“无车日”活动,旨在通过动员全社会的用车者关注城市道路情况,培养用车的公共意识。这一活动甫一启动,就引发了许多用车者的响应。但是,“无车日”一年只有一天,即使这一天人们普遍响应倡议,对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者改变积习、培养用车公共意识的作用也极其有限。活动的倡导性而非强制性特点,又进一步削弱了对全社会的动员力。此外,“无车日”活动采取的是自上而下推广的传统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社会各界的参与度,导致响应活动主要靠媒体发动和个人自觉,而无法得到更广泛的组织。

  不过,即使“无车日”能够得到更广泛的组织发动,是否就能改变“无车日”拥堵的情况?恐怕也很难做出肯定回答。“无车日”临近十一黄金周,人们的用车需求本就会自然上升。如果当天又逢周一或周末,用车需求还会激增。仅仅靠倡导不开车进行约束,而忽略人们正常的出行需求,显然也不可取。今年的无车日,就是因为正逢周一,而产生了阶段性拥堵。

  城市交通的间歇性梗阻,往往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公共交通供给不足,城市规则建设预留改善公共交通的空间不够,私家车用车缺乏价格杠杆调节,没有形成道路文明的社会共识,季节性因素等,都可能让城市交通陷入拥堵。“无车日”触及的只是培养良好的用车习惯和行车文明,但却无法触及其他“病灶”。即使私家车主愿意响应“无车日”号召,也必须付出过大的时间成本来交换,那么在理性上很可能选择不响应。

  就此而言,拥堵的“无车日”实则还量出了优化公共交通硬件和思维上的差距。比如,公车是否应该响应“无车日”?私家车进城能否设立有效的价格杠杆机制?公交优先能否在公共交通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来?公交供给能力的提高能否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减少人为制造的拥堵现象?

  可以说,“无车日”拥堵,不仅是道路文明程度的集中反映,也是公共服务水平的集中反映。只有二者都与时俱进,“无车日”才能发挥其应有意义。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无车日成堵车日 城市拥堵何解?

在刚刚过去的“世界无车日”(9月22日),全国各地却上演了一出“堵车日”,媒体观察发现,上路的私家车并未减少。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1.37亿量,虽然一些大城市对大排量、重污染的货车签署了禁行令,但雾霾和空气污染并没有实质性的好转,原因在于,私家车实在太多。 【详细】

"绿色"时代渐近 我们准备好了吗?

9月22日是中国第五个城市无车日,但除了交通出行外,以城市建筑为例,成就一座“低碳城市”的目标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