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城市:乌托邦还是救世良方?

2014-09-26 10:02:35    作者:戴旸/整理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质疑声音

  假如“立体城市”有一天真的能够成为现实,那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城市建筑的革命,更将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革命。但是新鲜事物的诞生,总是要经历一个艰难探索、和逐渐被人们所认可的过程,正如技术分析师皮普·科伯恩在他的著作《变化的功能》中总结:这么多技术失败的原因都在于改变旧习惯的痛苦远远超过新习惯的好处。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出现,总是会有习惯性的抵触和质疑情绪,因此,从立体城市理念提出至今,不断有各方对其实施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以及立体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等提出质疑。

  质疑一:概念炒作,资金成疑

  在冯仑高调的在各路媒体上对立体城市进行宣传推广的同时,业内许多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也对冯仑的立体城市的理念和建设初衷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质疑。甚至有一部分人认为冯仑的立体城市概念存在炒作的嫌疑,其最终目的就是在国家管控严厉的关口争取低价拿地。

  安徽建工学院教授姜长征称其从2010年开始关注冯仑的“立体城市”,但在陆续接触到城市的具体规划和介绍后,他慢慢觉得:“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很可能是开发商拿地的噱头。”

  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也在一个论坛上公开表明冯仑的立体城市虽然表面上标榜节能环保,其实质还是为了生意做的更大。

  相较于质疑之声,更多的业内人士,还是对冯仑的立体城市能否最终建成,或者建成后的城市,能否依照设计初衷,成为一座真正可以改善城市的面貌的未来之城等这些问题表示了担心。

  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表示,冯仑的立体城概念有前瞻性,也有领先优势,但真正落实到实际中还需要克服包括政策、土地、技术、生态、能源、商业模式等诸多壁垒。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也认为,立体城真正实现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周期和过程,这中间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造成立体城市的夭折。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万通立体之城公司的业务并不是盖房子,而是建立起一个城市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包括研发设计、融资管理、产业驱动、资产运营和城市管理五大核心部分。凭空打造一个城市系统的难度是相当大的,这个过程中除了盖房子是冯仑的老本行之外,挑战几乎是无处不在,例如如何吸引人们在这里生活?导入的产业应该垂直还是平铺式布局?有没有办法让30层以下在住人的同时上面的60层还在施工?高密度居住的时候人们会产生怎样的心理问题等等。此外,立体城项目,这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投入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般企业很难支持。相较于传统建筑一平方公里80亿至100亿的投资,万通立体城市则需要300亿以上。如此大量的资金又从何而来呢?

  对于资金问题,冯仑对外说辞的一贯表达是,除去万通立体城自己的直接投资,该项目还将包括一些基金投资,以及一些其他的上市公司、银行,各种各样的财务组合。据称,立体城市的投资人除三个大股东冯仑、新希望集团刘永好、鼎天资产管理董事长王兵之外,还有红杉资本沈南鹏、易居中国董事长周忻以及诺亚财富总裁汪静波等。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