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绿色城市建设经验与江苏借鉴

2014-10-09 10:52:26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当前,全球绿色城市建设方兴未艾。江苏亟待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认真分析和深刻把握绿色城市的内涵与特征,借鉴国外典型绿色城市的相关经验和实践做法,提高江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生态文明含量。

    绿色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绿色城市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资源、环境、经济协的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而建设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交通便利的生产、生活集中地。

    新华社智库江苏中心认为,把握绿色城市内涵需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绿色城市含义丰富,涉及城市发展的各方面。拥有绿色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市,不仅重视城市的生态环境、可见性绿化等外在的视觉形象,更注重开拓城市的绿色文明、绿色经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等丰富内涵,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二,绿色城市不是千城一面。不同的城市应根据自身禀赋和特色,结合城市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文化资源,找出提升城市绿色品质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形成各具特色的绿色城市发展方式。如库里蒂巴的完善BRT公交系统、伦敦的车辆“环保税”、芝加哥的绿色建筑设计、波特兰的自行车出行系统等。

    第三,绿色城市的实现是一个动态过程。一方面绿色城市之路并非一蹴而就,另一方面绿色城市的内涵也必然随着城市进步而不断丰富,它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多个方面的综合统一,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

    最后,绿色城市建设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投入,更需要公民的积极参与。建设绿色城市除了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技术等硬件的升级,更需要社会公众、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等软件的支撑。没有活跃的绿色企业和绿色公民,绿色城市的建设也将无有根基。

    江苏建设绿色城市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首先,江苏发展的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十二五”期间,是江苏全面实现“第一个率先”并向“第二个率先”迈进的关键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攻坚期。

    然而,江苏目前面临着能源消耗量大、资源自给率低、环境承载力弱、单位国土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的特殊基本省情。考虑到江苏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发展阶段,资源、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的刚性增加难以避免。未来,省内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环境保护等问题将日益突出,这给江苏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江苏民众的绿色需求持续提高。根据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3.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1.3万元。江苏发布的《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中,将于2020年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5.5万元和2.3万元以上。

    随着公民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诉求将由园林绿化、污染治理等基础领域逐步向森林绿化、绿色食品、生物质能源、绿色休闲等新领域、高层次延伸。这些都对江苏绿色城市的建设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第三,江苏绿色城市建设的创新驱动不断强化。“十一五”以来,江苏在建设创新型省份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丰富的科教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等都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流入江苏。2013年,江苏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

    目前,江苏已经具备了建设绿色城市的扎实技术保障,能为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垃圾处理、碳减排、污染物排放等绿色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阶段性难题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江苏已将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了未来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之列,这将为全面、系统建设绿色江苏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编辑:wb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古运河畔“长”出生态公园

  4月15日,位于江苏扬州南部城区的古运河畔,占地3300多亩,总投资57.48亿元的三湾风景区,鲜花怒放、绿树成荫,春意盎然。经过两年多的规划改造,昔日杂乱不堪的城中村和滩涂地,变成了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运河文化等功能【详细】

江苏古建园林有了数字博物馆

  江苏古建园林营造数字博物馆运用现代数字化网络技术,通过图片、视频、三维图像、互动视效等技术,解析江苏传统建筑和园林营造工艺与特色,展现传统建筑与古典园林的构造机理、营造方法和文化内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