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生态与民生的关系,既阐明了生态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及其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民生的基本内涵。林业具有多种功能和多种效益,核心就是改善生态和民生。改善生态、改善民生既是我国林业的中心任务,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加快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萨缪尔森的公共经济学理论认为,公共产品是指能够满足社会成员共同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最突出的特点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受益的非排它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可以为我们提供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安全的食品、丰富的物产、优美的景观,这些生态服务和产品都是我们生产生活中所必需的,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
良好生态环境也是最为公平的公共产品。人民群众作为良好生态环境的直接受益者和享用者,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国别肤色,人人都可以平等消费、共同享用生态环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其生态服务功能就会丧失,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就会受到影响。《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提出,要保障和提高公民享有清洁生活环境及良好生态环境的权益。这充分说明,公平享受良好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一项基本权益。
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民生”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而“民生”的明确涵义,则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提出的。孙中山先生指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这一论断奠定了民生主义的认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论述,是对民生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良好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人民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基础和保障,是重要的民生福祉。老百姓的生态需求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生活中所需的食物、水、燃料、木材和纤维等将无以获取;没有生态安全,就不会有水的安全、大气安全、粮食安全、木材安全、能源安全,甚至会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所产生的效益具有扩散性、外部性的特征,不仅惠及当地,同时也惠及周边、下游乃至更广泛的地区。上游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成果,是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保护建设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生态环境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也是对全球环境的重大贡献,必将惠及全人类。因此,良好生态环境也是覆盖面最广、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三、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期盼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森林资源建设、湿地保护、荒漠化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总体来看,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生态环境状况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居的热切期盼,生态产品已成为社会最短缺的产品,生态差距已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之一。
生态系统脆弱。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5%,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森林每公顷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9%。在现有森林资源中,中幼龄林面积比例高达65%,林分过疏、过密的面积占乔木林的36%。近10年来,我国的湿地面积减少339.63万公顷,湿地保护率仅为43.51%,湿地保护面临着湿地面积减少、功能有所减退、受威胁压力持续增大、保护空缺较多等问题。全国有沙化土地173万平方公里、石漠化土地12万平方公里、盐渍化土地17.3万平方公里,6亿多人口受到沙漠化、石漠化的影响。由于生态系统脆弱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加之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依然是世界上生态灾害最频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持续干旱、沙尘暴、泥石流等生态灾害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编辑:zhaoxi
相关阅读
江西成立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
近日,江西省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成立,聘请复旦大学教授陈家宽担任顾问。本届专家委员会由来自生态环境、气象、土壤、地理、监测、动植物保护等各个领域的31名专家委员组成,其中外省专家7名。【详细】
海口市湿地保护协会成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详细】
《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2017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也是全面实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