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规院副院长李迅(中):谈“生态规划”

2014-10-17 17:08:00    作者:赵艾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李迅:循环中践行生态,从“摇篮”到“摇篮”

  秋意浓,当枫叶再一次为大地披上“金缕衣”,祖国母亲迎来了她65岁的生日。动荡的年代,风雨的洗礼,当我们此刻驻足回望,她的面貌已是沧海桑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景观,在一次次的变迁中,不断向可持续前行、迈进。风云巨变,离不开城市的规划工作者们,他们用思想打造城市,同时也见证着城市、景观规划所走的每一步脚印。

  本期,我们特别专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先生。他如一位亲切和蔼的师长,引经据典,博古通今,言谈话语间散发着浓厚的学术气息。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李院长的记忆和视角,看城市规划,观生态发展。

(左:中国风景园林网主编崔敬;中:中国城规院副院长李迅;右:中国风景园林网外联副主编刘敏)

“当前,人类文明已经进入崭新的生态文明时代,毋庸置疑,低碳生态城市已经成为我们改变地球和人类未来命运的希望与寄托。”

“让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携手创建我们美好的生态未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永续发展。”

  ——2011中国自主创新年会 李迅

  如果你错过了上篇的精彩内容。请点链接:专访城规院副院长李迅(上):谈“城市规划”

  CHLA:现在很多人都对生态愈发重视,以和谐的生态环境作为规划的理念愈发得到认可。请您谈谈您所理解的“生态文明”?如何定义?

  李院长:我们国家已经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谈到生态文明,即是要用生态学上的原理,来指导我们人类的发展。生态本是中性名词,是指一种生物的生境状态。生态学上的三种理论,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基础。

  生物学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就是共生原理。生物是讲究多样性的,物种间共生,形成一条生态链。

  另外一个理论叫做循环原理。过去的工业文明是一种线性发展模式。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同时用车量也大幅增长,这就会让人类面临能源危机、道路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从而影响人们的健康。像美国体现的更为明显,汽车呈现蔓延性扩张,一味地追求出行的舒适,并且基本采用一种丢弃式的消费方式,大量的垃圾都是靠填埋方法处理,垃圾没有得到良好的循环利用。

  而在生态系统中,是没有垃圾存在的。生态文明的社会中,需要形成一条链,让所有垃圾都可以资源化再生。打造绿色城区的标准中,要求建筑垃圾百分之百的再生;电子垃圾全部可以回收再利用;厨余垃圾要充分资源化,如可以将垃圾变为化肥,为植物供给养料,还可以将垃圾转换为电能,甚至是大家深恶痛绝的地沟油也可以成为资源,进行回炉,做成肥皂或者生物燃料等。地沟油演变为人用化工品的案例,在英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已经研制成功,国内的上海东方航空公司也已有成功案例。循环的理念,在生态学上十分重要,垃圾回收再生,是生态文明的一大基础。

  第三个理论即为协同原理。生物体系里面,各个有机物是相互关联的,一个物种的变化会影响其他的物种,而这种影响正面、负面都会存在。

  生态,现在来看,不再是个中性词语,而是个褒义词,背后的核心价值即为共生、循环、协同。引申来看,即为平衡、友好以及和谐的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就要用这三点来指导我们的规划设计,而不是以工业线性发展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那样只会让我们的规划设计、城市发展从摇篮走向坟墓。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世界,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从一个摇篮走向另一个摇篮。

  生态文明,如果做好了,对于人类会是极大的贡献。其实早在古代,人类开始进行农耕,那时的人们就是融于自然的,我们最早提倡的概念便是天人合一。而到工业革命,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偏差,人定胜天充斥着人类的思想。恩格斯曾经说过,人对自然的每一次挑战,自然都会给予相应的报复。所以,此刻我们要反思过去,并且要用生态的原则来指导以后的规划设计。

编辑:zhaoa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广东番禺市纪委曝光一批违法违规行为

昨日,市纪委2月份曝光台再度曝光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其中市委党校物管公司春节期间擅自招揽生意,提高停车收费标准,对每辆车均收取30元的费用;原番禺区国税局第六税务分局评估组组长林健杨利用职务之便,受贿12万,贿赂上司6万,被判处5年3个月有期徒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