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城市":未来之城还是云中梦想
城市的发展是否集中取决于人口的发展、资源的配置与城市管理的理念与发展定位等方面。根据目前的发展推断,由于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高,城市土地越来越少,城市内的建筑容积率也将越来越大,因此城市功能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今年年初,深圳市规划国土委牵头举办了深圳湾“超级城市”国际竞赛。这场比拼建立在将深圳打造成为世界级中心城市基础上。
根据最新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环深圳湾地区将成为深港都市圈最重要的城市地区,成为激发深圳跻身全球一流城市的能量起点,由西至东布局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后海商务区和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
这就决定了深圳湾将以各行业门类产业链最顶端的总部办公为主导,辅以国际会议、展览、文化传播等功能,类似拉德芳斯之于巴黎、金丝雀码头之于伦敦的地位,是深圳着力打造的世界级城市中心。
超级总部由“1个云城市中心+2个特色顶级街区+N个立体城市组团”作为整体结构,其中“云城市中心”作为超级总部的功能核心、生态核心、智慧核心、活力核心,是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建设先导区。
这也是深圳湾“超级城市”国际竞赛的起点。
脱颖而出的
竞赛评委之一、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马清运曾在媒体上表示,“超级城市”35.2公顷面积一体性规划,世所罕见;“超级城市”需要超棒设计,在深圳湾这样一个特殊的区域,要体现人与自然、城市与人的和谐共处。
尽管第一名空缺,但是在组委会收到的124份设计样稿中,一个名为的设计最终脱颖而出。
这个看起来横纵相连、错落有致的建筑物,包含了绿色、紧凑、三维社区的理念。参与设计的中营都市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师何宜菁曾这样评价:“我们的方案能够打造一种空间,能够让人们离天空近一点、离海洋环境近一点、离绿色环境近一点、离朋友近一点。”
而这个庞然大物不仅集中了城市便捷的功能,更是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其中。这里有一系列完整的生态系统与能源计划,透过自然界中的雨水、太阳、风力,和人工种植的藻类来供给能量,把社区对外来的依赖降到最低,同时在城市中规划避难场所与粮食生产的基地,确保在危机之时还能维持城市的正常运作。
设计师在的核心筒中间布置了大量的中空空间,像气泡或者像空中的胡同,中间是串联的,目的是供IT业、商业、休闲和文化使用。所有这些区域都和一个大型公园相连,目的是鼓励一个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该项目的提出可能主要考虑城市人口、环境、交通与土地利用等方面之间的权衡。”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范宏武向记者解释道,“我个人认为,城市建筑的发展与城市未来的环境、交通与生态系统密切相关,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应该是在为生活在其中的人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同时,应与所在的城市气候、环境、能源等条件相融合,且秉承当地文化的一种表达。从这个角度来看,云中城市属于人类探索未来建筑建设的一种尝试。”
未来城市什么样
不仅的设计思路是集中的、绿色环保的,其他设计稿件也多是高耸入云的建筑物,功能集中。这是否代表着未来城市的建筑趋势?
规划设计中,深圳湾超级城市其中一栋680米高的主楼将成为深圳未来的最高建筑。当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在“9·11”事件中轰然倒塌之后,人们开始反思摩天楼的弊端。超级城市这个项目可以探索一种未来超高密度城市空间的新类型。
此次评审会的评委之一,深圳市规土委城市设计处处长张宇星也在竞赛之初强调,“超级城市”的设计,要注意克服目前世界各种超大城市存在的“城市病”,比如城市的割裂、很多CBD功能单一僵化、空间被汽车占领、丧失步行空间、生态资源缺乏等。
在专家眼中,把基础设施和功能空间紧凑地结合在一起,只需要步行其间,就可以进行工作、休闲、娱乐购物,社交和艺术活动,有益于下一代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城市的发展是否集中取决于人口的发展、资源的配置与城市管理的理念与发展定位等方面。根据目前的发展推断,由于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高,城市土地越来越少,城市内的建筑容积率也将越来越大,因此城市功能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范宏武认为。
“根据目前的资料,云中漫步将城市的不同功能集中在一个超大规模的建筑中,根据其占地170公顷推算,约为边长为1300米的方形区域,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可以容纳更多的人,能源资源的供应与利用也可做到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城市能效水平的提高。”范宏武说。
然而,城市功能过于集中也存在弊病。“那就是该项目建成后对周边微气候的影响问题、建筑的交通问题、建筑内部环境质量问题以及运行安全问题等。”范宏武表示。
建筑要顺势而为
德国弗莱堡的建筑大师沃尔夫冈·弗雷曾经说过,建筑师设计房屋时,应该找到最合适的方案,而最贵的并非一定就是最好的。
对于这一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照明规划设计中心主任朱荣远也表示赞同:“建筑应该要顺势而为,没有设计的好坏,只有是否合适当地环境。”
范宏武也认为,城市发展应该集中到何种程度应与该城市的功能定位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应根据该城市的具体情况决定其集中度,并非集中度越高越好。“立体城市对于高密度人口聚集区是很可能出现的,这是由当地需求决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的城市就是如此。”朱荣远表示,“还得看当地需求才能平衡。”
“对我来讲,作为可持续建筑研究者来说,除了建筑的视觉效果外,我更关注建筑的绿色功能。中国人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协同关系,只要建筑设计能够充分尊重自然,倡导文化,在提供舒适健康的建筑环境的同时,拥有更高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是好的设计。”范宏武说。
当然,作为设计比赛,深圳湾“超级城市”国际竞赛的参赛作品,更多地体现了未来城市的概念。用朱荣远的话说就是“可视方式的集合”。
而这种方式也恰恰为未来城市发展带来了火花,马清运在6月15日的一次论坛上表示,深圳一直是中国都市化发展的先驱,能够组织未来“超级城市”这样的竞赛非常有激情、有意义。他还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题目,但是我们一直在勇敢地追求未来。他说:“未来不是永远在那儿等着你走进去,是我们每个人一块创造的未来,否则就没有未来。”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重视三方面问题
清清河水、古朴城墙、历史老镇【详细】
城市设计让城市更美好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将上海等37个城市列为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的通知》,我省厦门市名列其中。【详细】
郑晓笛: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
2017年9月2日下午,在河北衡水举行的湿地园林与生态城市建设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别研究员郑晓笛发表题为《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棕地再生的五个层级》的主题演讲,从全球、区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