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源:多中心分散解决“城市病”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既是为了共同发展,也是为了分散大城市压力,解决交通拥堵等老大难问题。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党委书记胡大源表示,类似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多种功能集于一身,导致了严重的‘城市病’。解决之道需要在城市布局上多下功夫。”
北京商报: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备受关注,您怎么看待京津冀一体化?
胡大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概念很久以前就已经提出,但是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一直进展缓慢,既有行政因素,也是市场不成熟的原因。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再次引起关注,一方面,因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地之间的经济发展、产业转移需要一个统一的市场;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多年后,京津冀地区的城市病问题开始凸显,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地方就能解决的,需要三地共同面对,加快三地走到一起。
北京商报:刚才您提到“城市病”问题也是促使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动力,主要是那些城市病?
胡大源:“城市病”顾名思义就是在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现在对于京津冀而言,“城市病”最为典型的就是雾霾、拥堵,雾霾是长期工业发展的结果,而且由于空气是相互流动的,治理需要三地共同努力,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地方的问题,而是区域、系统问题;交通拥堵主要因为机动车增多,加速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以北京为例,每年拥堵时间都在增加,造成的损失每年达700亿元,如何解决拥堵问题成为迫切的民生问题。
目前大城市的拥堵成本正在持续攀升,根据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2014年的研究结果,北京因交通拥堵每年约造成700亿元的损失。其中超过80%为拥堵时间损失,10%为多消耗的燃料成本,环境污染成本不足10%。由于这一环境污染成本的估计是在2005年北京居民支付意愿调查基础上考虑收入增长因素推算得出的,在近年来北京空气能见度降低的情况下,拥堵造成的环境成本很可能已迅速升高。
北京商报:您怎么看待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
胡大源: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众消费能力提高,汽车成为了大众消费品,北京汽车拥有量猛增,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很大压力。事实上,比北京汽车多的城市不在少数,比如东京,但是拥堵问题并没有北京严重,北京的拥堵除了车辆增多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城市多中心叠加,北京是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而这些中心都集中在北京主城区,给交通带来很多压力,也是导致交通拥堵每年递增的主要原因。
北京商报:如何解决目前北京的多中心叠加问题?
胡大源:多中心叠加主要是一种空间布局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城市空间布局上着手,在国外也有类似经验,比如,为了解决多中心功能叠加,可以在老城区外修建新城,把一些城市功能中心逐渐转移到新城区,对于北京来说,老城区可以保留文化中心,而行政中心可以转移到通州,制造业中心也可以转移到郊区,通过这些努力使城市布局呈现多中心分散布局的状态,既可以大大缓解交通压力,也使城市布局更加合理。
编辑:zhaoai
相关阅读
北京通州区将与河北廊坊北三县整合规划
根据首都之窗消息,目前通州区总体规划法定审查程序已经完成,待修改完善公示后,将以市政府的名义批复。此外,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表示,2018年已会同河北省城乡住房建设厅,组织编制《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地区整合规划》。【详细】
天津:建设创新型城市 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19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将持续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列为201【详细】
雄安新区成为新型智慧城市标致
站在2019年的门槛,在对2018年意犹未尽的回味中,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量子计算等技术浪潮的催生下,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多个场景中都已切身感受黑科技变革的力量。【详细】
雄安新区生态修复要体现生命共同体理念
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的《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明确提出,将淀水林田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形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