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城镇化经验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2014-10-30 09:03:08         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站     浏览次数: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需处理好的五个问题

  截至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相对成功,在类型上与东亚成功追赶型经济体更加接近,但也面临着资源环境、全球治理和国情等更多约束条件,提高城镇化质量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我国的体制也有自身特殊性。结合国际经验,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需着力处理好以下问题:

  第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户完整土地权能,更加合理地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在改革开放之初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但尚未赋予农户完整的权能,且政府和农户之间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不合理。亟需在统一的政策框架下,协调好农地这一城镇化基本的利益关系,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奠定制度基础。

  第二,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顶点尽早到来。我国经济增长已进入阶段转换期,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顶点到来创造了客观条件。但借鉴国际经验,不能坐等环境质量改善,要前瞻性地应对曲线顶点出现之前环境质量快速恶化的趋势。应高度重视环境治理,积极促进产业优化和技术升级,更加重视市场作用,科学运用管制手段,创新环境治理政策工具,使曲线顶点更早到来。

  第三,控制收入差距,使收入分配库兹涅茨曲线顶点早日出现。国际经验表明,只有通过系统性的政策才能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日本、韩国控制收入差距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持续投资于人力资本,使居民充分、公平地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在初次分配领域就把收入差距控制在较低水平,并辅之以适当的二次分配。应继续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例,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完善成果共享机制,增进社会的横向和纵向流动性。

  第四,在城镇体系之间和内部形成促进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合理分工体系。要完善“创新生态”,改进政府扶持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政策体系,更加重视通过公平参与激发民营部门的创新活力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类城镇活力和积极性,鼓励其平等参与创新和产业升级,在竞争中形成合理的分工体系。同时,也应注重减缓因淘汰落后产业导致的失业和产能消失,避免城镇凋敝和社会动荡。

  第五,提高治理透明度,引导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我国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具备了逐步提高民主化程度的条件。应提高治理透明度和现代化水平,引导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构建求同存异、寻找共识的平台,使得有序参与成为各种利益主体理性互动、进而形成合理预期的机制。

  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课题组

  课题总负责人:李 伟

  课题执行负责人:刘世锦 韩 俊

  课题协调人:侯永志 葛延风

  专题负责人:刘培林

  王 辉 执笔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