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 让艺术融入都市生活(图)
在静安雕塑公园,市民与雕塑亲密接触。
10月31日,首个世界城市日在上海举办。
前不久,有多场公共艺术的盛会在上海举行:第三届“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第二届国际公共艺术评选会、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国公共艺术活动“奔牛艺术展”……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正通过优秀案例,向公众阐述其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公共艺术正用独特的方式,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城市的生活。而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认真思考公共文化空间的特殊意义。
公共艺术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提问
“看!有只狐狸!”
一只用麦秸制成的狐狸蹲坐在硕大的红色集装箱上,注视着林立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街道。这是英国艺术家艾里克斯·林斯勒的雕塑作品《城市狐狸》。
“不说再见,因为我们还会重逢。”
小鹿与女孩的拥抱告别被深情地定格,演绎着一场人与自然诗意的别离。几乎每个在80后艺术家颜石林的这件铜雕前驻足的观众,都会轻声诵读出作品的名字。
这两件作品,都陈列在静安雕塑公园。
上海静安区,黄金地段寸土寸金。坐落於此的静安雕塑公园,低矮绿篱围出的公共绿地周边极不规整,像是从水泥森林中硬生生切出来的。低瀑、回廊、木椅和点缀其间的雕塑作品,给这片地区增添了些许文化气息。
“城市雕塑,是让你用不一样的视角来看我们的城市。”策展人毛文采说。2014年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就以“城市”为主题。“我们想传递对‘城市家园’的理解,重新发现城市的文化内涵,体现公众对都市的认同意识。”
“公共艺术本身不是单纯美化城市,它的创作不是被动式的,更多是对社会现象提出问题,认识问题,促进问题的解决。”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家黄笃说,“思考与提问,是公共艺术之於城市的文化价值所在。”
在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专家郑佳矢看来,这正是城市发展的进步,“从早期的纪念性雕塑、标志性雕塑,到今天注重文化阐述的公共艺术,这个变化令人欣喜。”
“人们对公共艺术有逐步认识的过程。”静安区规划与土地管理局副局长蔡海骏说。在静安,大约有50%的雕塑作品是在社区里,且多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的复制,“你会看到罗马柱、巴洛克式的浮雕等等,一些开发商对艺术热情很高,但认识却很浅。这也是我们为什麽坚持引进国际知名艺术家雕塑作品,做开放式雕塑展的重要原因。”
引进与交流,最终是为了创造出符合城市自身文化的公共艺术作品,给城市历史注入新的意义。“公共艺术家需要感觉城市的脉搏,是对当下城市生活的解说。”英国Ikon画廊总监乔纳森·沃特斯金说。
“还记得淮海路上《打电话的少女》吗?”郑佳矢所说的这座雕塑,曾引发巨大轰动,它摆脱了以往英雄纪念碑式的城市雕塑模式——神情怡然的少女,裙角间飞扬着青春的灵动与活力,被人们称为“天使般的少女”。“重要的是,雕塑不再是高高在上俯视人间,而是与人平等对话。”
编辑:ljing
相关阅读
探营广州园博会:移步换景赏雅色 绣球簇拥广州城
第30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将于3月24日至4月2日举行,3月22日,记者提前探营广州园博会多个会场花境,发现富有传统和现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个区域特色的小园圃等已逐渐展露真容【详细】
天津第32届运河桃花节举办
3月17日,第32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如约而至。在北运河畔的桃花堤,微风轻拂,桃红柳绿,人们三五成群地踏青、赏花,赶赴一场浪漫的春日之约【详细】
海南大山泰景观承建国家公园大门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领导肯定...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大门,陈俊霄向调研组汇报了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建设情况,章新胜对陈俊霄参与设计、海南大山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项目的创意主题【详细】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三亚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坐落在三亚市荔枝沟路殡葬服务中心内、烈士纪念园旁,于2022年3月开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亚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