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那些绕不开的关键词
关键词四:健康
讨论点:智慧工程降低成本?
人口激增、老龄化加剧,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健康问题成为每一座大城市绕不开的难题。
从健康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市场需求正在进一步提升。上海市经信委主任李耀新勾画了上海在智慧健康领域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借此与其他城市一起探索降低医疗成本、完善医疗服务的道路。
李耀新表示,2013年,上海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4,到2020年,我国医疗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已在眼前。从健康信息化角度看,国内外有一批专注于健康信息化的IT及相关配套企业,成为医疗健康服务的重要支撑。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创新应用日新月异,可以预见,包括医疗健康服务在内的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将催生一批新经济、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服务模式。
如何积极发挥智慧城市建设对健康产业的促进作用,这是上海下一步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上海正按照走进智慧城市、迈向智慧城市、拥抱智慧城市三个三年行动计划逐步前行。新一轮2014-2016三年行动计划,已将智慧健康作为50项重点工程之一。
目前智慧健康工程已经初显成效。上海已联网38家市级医院,开通了市级医院专家门诊预约、跨院一站式付费等多项服务。2011年启动建设的上海健康信息网工程,实现了全市各级各类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建立了国内最大样本量的健康信息库,包括2700万份动态电子健康档案,以及38亿条个人诊疗记录;启动了为老服务平台,使老年人可以通过网络、电话、手机APP等多种渠道,获取紧急救助、居家养老、医疗健康等服务。
未来,上海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进程,重点聚焦深化健康信息化应用,比如推广移动输液、移动查房、床边体征信息采集等移动医疗应用,加强健康信息化配套支撑保障等。
关键词五:安全
讨论点:地下空间有风险吗?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城市时代,50%以上的人居住在城市,城市化和工业化在带给人类丰富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空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势在必行。
在专家学者看来,城市地下空间有着巨大而丰富的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节省耕地、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但是,利用地下空间也不能忽略安全问题。一般来说,一个城市可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资源量是城市总面积乘以开发深度的40%。如果开发合理,节省土地资源的效果将十分明显。它不仅可以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阻塞、环境恶化的问题,还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那么,如何合理利用地下空间?专家指出,城市规划必须统筹地面和地下,地下空间规划必须服从城市规划,建在地下有利就规划在地下,建在地上有利就规划在地上。同时,由于地下设施较多,也应从使用上、地质条件上、技术条件上及能源消耗等方面深入研究。在地下空间中,地下管线密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线总长57.4万公里,平均每年新增3.02万公里,近二十年来,我国城市地下管线总里程增加近10倍。显然,地下管线作为维护城市安全与运行稳定的重要基础设施,已成为城市的生命线。
在探讨地下空间利用的安全性问题上,中国香港的做法被认为具有参考价值。香港人口稠密,其地下管线管理系统以全面复杂而严谨著称。香港工程网络资料集团的行政总裁、香港大学和香港公开大学的客席讲师黄敬介绍,一个健全的管理系统尤为重要。比如说,针对城市的地下管线设立一个地下管线信息中心(IntegratedDatabaseManage-mentSystem,IDMS),该信息中心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本,设数据交换平台和使用平台,为用户提供全港各区地下管线分布位置。这一信息系统可以为日常的维护、修理带来便捷,也可以为防震减灾提供技术支持。
日本神户大学名誉教授高田至郎也建议,应当由政府与民营团体合作设置监测中心,应用所管理的数据和GIS建立地图化信息体系,进行灾害预测,事前对应,紧急对应,灾后复兴等措施的实施。总之,在寻求和开发地下空间资源时,应注意科学、合理、高效、有序地利用这宝贵的资源,要系统、长远的规划,以提高城市用地效率,减少城市灾害损失,实现城市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六:记忆
讨论点:推倒重来?保护传承?
很多城市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但发展过程中也面临“是推倒重来,还是保护利用”的选择。在这个话题上,专家学者都认为,一座城市必须有自己的文化底蕴,“革新”绝对不是“传承”的对立面。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再利用,也能实现城市功能和社会价值的提升。城市同样要“留得住乡愁”。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提出“积极保护,整体创造”的城市历史文化传承意见。他以南京为例,指出南京城的成长就是和自然山水有机相融的过程,城市的历史记忆镌刻在城市的发展中。当地规划师的使命不仅是把历史保存下来,还要通过维护,使历史资源成为当代的文化景观。
意大利米兰副市长希拉·比斯康蒂也说,2015世博会将在米兰召开,整个城市面临一系列的改建工程。但米兰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强调历史文化的延续和保护,所以基本原则是不造新建筑。她说,意大利是个旅游国家,但很多游客并不认为米兰是个旅游城市,而通过新一届世博会,米兰希望能让世界看到其在历史文化保护开发再利用上的实践,让米兰成为一座受游客欢迎的旅游城市。
专家学者认为,每个城市都应当延续自己的文化脉络。城市在建设中不能一味贪图新,而是要让新建筑与老建筑互相呼应。与此同时,每个城市的自然风光也被认为是传承利用的重要资源,这些资源是其他城市所不可复制的。专家建议,当一个城市由于种种原因已经没有办法从整体上来塑造空间特色,那么可以考虑强化原先的自然资源,通过建筑师、规划师的加工,将自然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形成城市中具有标志性的一个个特色空间,比如用城市轴线、健身步道、特色街道等城市中的特色资源串起来,形成体系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框架,同时组织特色文化活动,扩大城市文化的传播。
编辑:zha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