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小机场”建设潮 凸显畸形政绩观
据报道,目前多地正掀起一股“小机场”建设潮,主要用于起降支线航班。看似繁荣的背后却是全国近八成“小机场”缺乏足够的客流支撑而亏损,靠巨额财政补贴维持。
网民认为,地方政府机场建设热持续不退,说到底还是GDP挂帅和政绩思维在作祟。支线航空要健康发展,应该科学规划,谨慎投资,达到运力和客流量的匹配,提高航空经济辐射力。
政绩冲动百姓买单
网民认为,唯“GDP”主义和追求政绩是“小机场”建设热持续不退的根本原因。
据媒体报道,一般情况下,一个简陋一点的小机场投资大约3亿至5亿元,标准高一点、规模大一点的支线机场投资规模可达十几亿元。基础建设投资就有了“保证”,GDP自然就上去了。
网民“段思平”说:“这边厢,八成小机场扭亏无望;那边厢,多地建机场大干快上。明知‘小机场’可能亏损,一些地方却还趋之若鹜的原因就在于可以把GDP数据做得好看。”
“政府对机场的非理性投资,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网民“快乐时健”说,这样的“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最终导致的是供需失衡、资源浪费,不能不让人心痛。从“亏损账”的角度而言,地方政府应该向社会公开,到底给机场补贴了多少,不能让这笔财政支出成为“不能说的秘密”。
审批错位违背市场
有网民认为,政府审批建设的“小机场”长期依靠巨额补贴运营,违背了市场规律,对经济拉动作用依然有限。一个耗资巨大、成为城市负担的大项目成不了政绩,很可能成为败笔。
有网民表示,“小机场”建设高烧不退是政府审批职能错位造成的后果。政府对于类似机场这样的大型基建项目,具有行政审批的权力,这就要求政府在审批机场建设项目时,必须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对当地客源以及其他交通设施的情况有准确的判断,按照市场需求而不是地方政府需求来行使审批权。
网民“祁海”认为,许多城市建了机场之后还是很穷,并未提升地方形象。这些机场没有客流和货流,无法带旺当地百业。除了建机场须耗巨资,开航之后的运营保养成本也很高,若亏损,便是烧钱的无底洞。
科学规划统筹运营
网民认为,像机场这样综合投入巨大、经济成本较高的基础建设,应该科学规划,充分论证,谨慎投资,算好经济账。
网民“李琴”指出,机场建设是为拥有更便捷的交通,不应单纯成为政府政绩的体现,应量力而为,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流货流量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等状况进行建设,以需求为导向,以实用为原则。
网民“梁月生”指出,我国支线机场的问题不在建设机场本身,而是盲目修建,不顾大局的铺张浪费。建议逐步开放三四线城市的机场建设并开设航班,逐渐形成运输和盈利能力后再开放下一批城市,当然这些城市的考核应该由中央相关部门统一部署,既要有需求,又要不与周边城市冲突从而造成浪费。
编辑:ljing
相关阅读
观察:“政绩观”成指挥棒城市规划谁说了算
近日,原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免职。广东一知名城市规划师在微博上批评“出事官员”不懂常识,规划“疯狂又狂妄”,山顶挖湖,山地修建百米大道。 “规划规划,纸上画画。”专家“炮轰”官员的背后,凸显出近年来城市规划的种种乱象。【详细】
大连:十六亿元补助重点绿化项目建设
今年,我市确定建设青山生态系统工程重点项目769项,其中市级重点项目9项,植树940万株,造林4.9万亩;县级重点项目760项,植树6087万株,造林23.6万亩。为顺利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我市继续出台并调整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支持政策,市财政将投入16亿元补助重点绿化项目建设。【详细】
绿色建筑补贴模式将明晰:开发商与消费者分享
“绿色建筑质量”以及“补贴处罚机制”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4月1日北京举行的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提及最多的关键词。【详细】
“短命建筑”给干部“政绩观”敲警钟
重庆朝天门港口地标性建筑重庆港客运大楼及三峡宾馆近日被爆破拆除,这两座地标性建筑使用也就20年左右。专家指出,城市规划的短视和混乱,加上房地产开发的利益冲动,造就了各地的“短命建筑”之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