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落叶即落即清"何来"景观品质"?
气温下降,南京的行道树落叶纷飞。南京市园林部门近日要求及时清理掉落的树叶,即落即清,防止落叶积存影响城市绿化整体景观品质。(11月19《新华日报》)
作为业已施行的城市绿化管理规定,“秋天落叶即落即清”,本无可厚非不值置喙。我的问题是,硬性要求“秋天落叶即落即清”就此打住倒也便罢,可南京新规非要将之表述为“防止落叶积存影响城市绿化景观品质”,则让我不敢苟同如鲠在喉。因为,此说未免太过牵强。
南京作为中外闻名的国际化大都市,不仅有“六朝古都”的历史桂冠,更有“绿城”的生态美誉。到过南京的人,恐怕无不被老城区高大苍劲养眼怡人的法国梧桐,新城区色彩斑阑心旷神怡的大片树木所倾倒。就城市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而言,秋天的景观品质,即便不是一路落叶缤纷营造的诗意盎然和原生态自然意境,也断然不是索然寡味了无生意的“秋天落叶即落即清”后的裸路光街。
照理说,城市绿化管理本应有其基于“充必理由”的规定。我从相关报道看,南京新规的“充必性”似乎经不起推敲质疑。
城市绿化管理新规理应获得民意认可点赞,南京似乎不然。新规导致清扫落叶工作量巨大,深秋时节,南京主城每天清扫落叶达400多吨。而对这份辛苦,一些南京市民并不领情。有人直言不讳,路两边种满梧桐树,秋天呈现浓郁秋韵,行走其间可谓一种享受。“大小马路上如果太干净、一片叶子也不留,似乎把城市的味道也带走了。落叶铺路,也可以成为古都人文气息的一部分嘛!”而且,每到秋天,常有游客建议保洁员别将落叶全部扫掉,捡一下里面垃圾就行。对此,连保洁员也无奈坦言:“其实,每天早上上班,看到地上厚厚一层落叶,我有时也觉得蛮漂亮的。”
自然,城市绿化管理规定也应符合科学。我注意到,面对质疑声,相关官员如是诡称:南京不宜搞落叶景观,有几个因素:行道树多为阔叶梧桐树,树叶不具有观赏性;落叶脚一踩就碎,易吸附灰尘,影响环境;下雨天落叶容易让汽车打滑,行人踩到也有滑倒的危险。而对此说法,很多市民并不完全认同。有省级机关工作人员诘问,南京行道树除了法桐,还有橙黄的乌桕、紫红的榉树、灿黄的银杏等很多树种,“阔叶不能保留,银杏落叶总可以留下啊!一些非主干道车也不多,为什么不可以保留落叶呢?”省社科院专家则如是指谬,城区落叶留不留要区分地区,“交通要道肯定不能留,但非干道留些落叶作为景观无可厚非,而且落叶营养元素可以补充返还土壤,具有生态涵养功能。”也就是说,“秋天落叶即落即清”之科学性,尚经不起推敲。
至于城市绿化管理规定要不要参照周边普适做法?答案是肯定的。针对市民对新规提出不解质疑:杭州、成都、苏州等城市大多保留落叶,或新开设落叶大道,形成一道新景观,倘若一扫了之,是否处理得过于简单?面对市民“留下落叶”的诉求呼声,相关官员如是回应:“不能因为外地设立落叶道,就一味要求南京跟着学。”“南京市区从未设置过、也没打算设置落叶景观路。”甚至相关部门官员认为,对扫不扫落叶这么一件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市民不要太“小资”。如此这般,相关部门似乎无情地关上了倾听民意、纳谏改进,择善而从的大门。
我举双手赞成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卢建国的观点:“其实,一片叶子也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水平与智慧。”城市应以满足人的需求为要义。现代的城市环境,除了人文社会环境外,还应有自然生态景观。作为城市管理者,要考虑如何在有效管理与满足市民需求上找到最佳平衡点;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一扫了之”!更不能傲慢地关死倾听民意的大门!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住宅水景景观,充满活力!美不胜收!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详细】
丽江第一村:人杰地灵的清水古镇
清水古镇又名清邑、清水驿、清邑街,位于丽江市永胜县程海湖南岸的金沙江狭长的干热河谷平地。从边疆沃土拓荒之早,中原汉文化积淀之深;从人才开发之多及自然村落绵延之大等诸多方面评价,堪任"丽江第一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