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别于千城一面的山地特色品质城市
正确处理老城改造与新城开发的关系
黔江拥有连绵起伏自成系统的山体水系。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黔江依山就水而建,逐渐形成了“一城五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各组团之间明确了不同的功能定位,老城片区以核心商圈打造和改造升级为重点,优化完善商贸、金融和居住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正阳片区以加快行政服务中心和提高产业产出密度为重点,以正阳工业园区和现代物流基地为依托,打造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和产业集聚中心;舟白片区以加快推进民族风情城、城市峡谷景区建设为重点,依托职教园区、舟白空港,建成文化服务区、综合交通枢纽和旅游集散中心;青杠片区以推进PVC一体化、铝加工等项目为重点,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冯家片区以丝绸、生物医药制造为依托,着力发展标准厂房式工厂,建成新型加工企业园区。现在行政、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老城,带来了较大的车流人流压力,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日益加剧。对此,按照“疏老城、建新城”的思路,形成了新老城区建设互为依托、同步推进的工作格局。一方面,严格控制老城开发,着力点在旧城改造和提升品质上,近几年持续开展了新华大道改造、黔江河水体污染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改造升级了大什字核心商圈,把三岔河片区打造成为“城市客厅”;另一方面,按照“集中一片、建设一片、成型一片”的思路提速新城建设,既兼顾局部品位又体现单体特色,尽可能低密度、低容积率地建,现已建成美地华府、碧桂园等一批高品质住宅小区,火车站片区、正阳桐坪片区、舟白职教基地片区等重点区域城市形象初步显现。
建设彰显山水特色的独特旅游城市
城市的特色在于差异度和个性,需要创造独特的城市品牌。黔江地处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壮美奇秀长江三峡、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凰古城等著名景区的中心位置,通勤半径均在2小时左右,旅游区位优越,资源丰富,禀赋良好。鉴于渝东南生态旅游同质性,黔江利用自身优势,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把黔江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主要目标是依托城市大峡谷、大峡江、大溶洞,着力打造“东方卢森堡,中国峡谷城”,全域性建成世界级地质公园,致力建成“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独特旅游城市,树立起能够与周边地区区别开来、能够在全国立足的品牌。近几年,黔江先后聘请中山大学旅游规划设计院专家团队、德国戴水道公司等国内外一流的规划设计团队开展旅游规划和设计。目前,正引进美国CORDISH(科帝思)公司开展旅游城市设计,建设峡谷城堡酒店,着力打造欧洲风貌的旅游城市。同时,加大精品景区建设力度,城市峡谷峡江景区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建成摩崖石刻观音像,明年元旦对外开放;小南海民俗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提档升级等“8+2”项目基本完工,对濯水古镇进行整体经营和打造,风雨廊桥恢复重建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引进福建万丽集团合作开发武陵仙山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打造全国著名的佛教文化圣地。
构建“4个1”城乡相对集中居住体系
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宜居。黔江作为小城市,没有盲目攀比、贪大求新,而是考虑客观条件和现实需要,“因风吹火,照纹劈柴”,摈弃摊大饼式发展方式,在推进中心城区呈“组团式”布局的基础上,在城镇形态上也重视集镇、农民新村、特色院落的发展,实施了“4个1”城乡相对集中居住体系建设,即打造1个中心城区、10个重点集镇、100个农民新村、1000个特色院落,因地制宜推动城乡居民相对集中居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心城区方面,黔江主要是把老城和新城建设好,对落户城区的转移人口给予政策支持。重点集镇方面,考虑到镇乡规模普遍偏小,最大的就2万多人,其中集镇居民不到1万人,避免基础设施建设浪费,在建设上没有全面开花,而是集中建设10个集镇。农民新村和特色院落方面,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地域环境、地方民俗等因素,尊重群众意愿,能进中心城区的进中心城区,进不了中心城区的进集镇,进不了集镇的到农民新村,部分不愿意搬迁到农民新村的,就到相对集中的特色院落居住。比如,原来有二三十家,就再搬进去二三十家,然后统一把水、电、路配套好,“老瓶添了新酒”。近几年,累计搬迁了5万人,加上2010年之前已经搬迁的,一共搬了7.9万人。总之,黔江通过“4个1”相对集中居住体系建设,让城市融入了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编辑:zha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