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为何频现败笔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城市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然而,当下中国的城市建筑并没能很好地承载这份文化使命。不论是饱受社会诟病的“千城一面”,还是部分城市地标性建筑的“怪诞媚洋”,都让建筑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留下败笔。那么,当前中国城市建筑存在哪些普遍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崛起中的中国究竟需要怎样的城市建筑?
城市在“怪”与“仿”中迷失
走进一座陌生城市,总会自然地问这座城市里最值得逛的地方是哪儿,兴致盎然地前去,却总会发现一些“奇奇怪怪”的城市地标,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这是当下不少游客的真实感爱。包括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居民,几乎都对城市里“奇奇怪怪”的建筑怀有矛盾的复杂感情,欣喜的是城市多了一张知名度高的名片,忧虑的是这种建立在怪诞设计上的知名度饱受社会诟病。
另一方面,无论是假期旅行,还是工作出差,当下人们似乎对中国的城市都有了审美疲劳。清一色的大高楼、霓虹灯、阔马路,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千城一面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让人无所适从。
还有仿古复古风的大行其道。不管是新区开发还是旧城改造,新一轮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大吹“复古风”,越来越多的明清老街、唐宫宋城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仿古街、仿古建筑层出不穷,愈演愈烈,让人淹没在无序的时空变换隧道里。
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曾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不同的城市所依托的地域特色、气候、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因此,城市建筑应该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之外适当展现特色。令人遗憾的是,当下中国不少城市建筑总在“奇奇怪怪”和“千城一面”中徘徊。
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曾撰文指出,时下建筑不健康的倾向就是形式主义泛滥,不从建筑的基本要点来发展创造,而舍本逐末,追逐时髦样式。
“自古以来,中国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独特的历史。然而,有人觉得当前城市建筑太单调,就迎合社会上标新立异的心态,哗众取宠,搞些奇奇怪怪的建筑;还有的建筑设计创新不足,一味效仿或杜撰传统建筑,导致仿古、复古风泛滥,这里面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铺张浪费,对建设经费不加节制;二是不尊重建筑规律,只是标新立异来追求感官的刺激,而不是按照施工的要求来设计。”阮仪三说。
编辑:zhaoai
相关阅读
哈尔滨冰块与城市建筑相映成趣
1月2日,松花江哈尔滨段岸边的冰块与城市建筑相映成趣。时下,冰城哈尔滨市正值严冬时节。在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江畔,采冰人从江中采出冰块放置在岸边,废弃的冰块也堆积在一旁,这些冰与远处的城市建筑相映成趣,仿佛诠释着【详细】
全国主要城市标志性建筑
标志性建筑就是人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形态和最少的笔画来唤起对于它的记忆。一看到标志性建筑就可以联想到其所在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就像北京天安门、悉尼歌剧院、巴黎埃菲尔铁塔、纽约自由女神像、比萨斜塔等世界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