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华:低碳城市引领新型城镇化

2014-12-15 08:36:20         来源:经济导报     浏览次数:

  “中国城镇化必须走低碳道路,如果继续以高碳、高排放的发展模式搞城镇化,能源安全、气候安全将难以保障。”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14日做客齐鲁大讲坛时表示,低碳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我国城镇发展模式转型,有助于推动城镇化朝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前进,进一步提升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

  潘家华表示,要实现低碳城镇化,除了要在可再生能源、消费等层面采取措施,还要在城市规划、资源分配、建筑质量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和法制化。社会效益最大化

  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1.3%,城镇化人口达6.9亿。未来,我国的城镇化比例仍将进一步提高。然而在我国这样一个自然资源状况差异巨大、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国土空间,实现13亿人口的绿色城镇化,意味着城市能源供给和生态环境将面临更大挑战。

  潘家华说,我国在环境和资源上遇到的瓶颈之所以无法得到化解,原因在于以往的生产方式效率低下,在消费模式的选择上,人们倾向于发达国家那种高消费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自然采取征服、破坏、改造的态度,致使人与自然的和谐被打破,人与人的和谐也难以形成。

  “工业文明那种利润最大化、财富线性积累的价值观必然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和谐,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所寻求的是一种生态公正和社会公正。”潘家华说,在生态公正前提下的社会公正,就是财富不能为少数人积累和占有,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要考虑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城镇化降低能耗

  潘家华表示,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城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能源和碳的存量积累,例如公路、铁路、城市基础设施、房屋建筑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

  目前,国内不少城市把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作为实现减排目标的有效路径。不少城市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出现了建高楼的热潮。潘家华表示,土地集约度看似非常高,但把每吨水从地面提升到高处,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这是虚假的集约。“真正的低碳城市,应该是清洁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适合居住的绿色建筑、清洁高效的低碳能源、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他强调,建设生态城市必须避免“伪低碳”。

  “实现绿色、低碳城镇化的核心和难点在于‘低碳’二字。”潘家华说,低碳城市的关键首先在于城市体系的建立规划,合理的空间格局和数量结构对低碳宜居至关重要,“如果我们的城镇体系是不理性的、不合理的,所造成的结果必然是高碳的。”

  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能源和碳的存量积累,是否意味着能耗增加?潘家华表示,实际上城镇化带来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是可以降低能耗的。“测算显示,在同等生活水平下,农村居民的能耗水平要高于城市居民,当前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比农村居民高,所以能耗也高,短期内城镇化可能带来能耗的增长,但长期来看城镇化是降低能耗的,是低碳的。”

编辑:zhufe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乔新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特别是社会保障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外来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发展就是不科学的。【详细】

“生态文明大考”提升深圳绿色竞争力

因为受到污染,深圳湾曾饱受市民诟病。经过下大气力治理,如今这里碧波重现,一度消失的黑脸琵鹭也回归栖息,这片美丽的湾区成为深受市民游客喜爱的休闲健身之地。【详细】

“造城运动”也是一种城镇化欠账

面对因过分追求城镇化而带来的繁华与破烂齐飞后遗症,一些地方的对策明显有些迟钝,甚至到了相当被动的局面。这里面固然存在城市消化不足的问题,但根本在于部分地方政府的决策偏离了正确轨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