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落而知美 ——“落叶慢扫”三年的城市美学追求
城市熨帖人心的温暖,往往藏在一些颇富人情味的细节里。比如,这条路的环卫工,是可以被允许根据自己的喜好,把已经扫成一堆的金黄落叶,用扫帚再加工,拢成“心型”“蝴蝶型”等各种自己心仪的图形,在街上作幅小画,“让叶子多留一会儿”。
可以想见吗?当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在哪怕这样一个细微之处,也能得到自由空间与小小满足——那么,无论对从业的工人、路观的市民,甚或这座城市,都是一种美学品质的喜悦与共襄。
所以不难理解,那年深秋一位学者上班路过这条武康路,见“满地落叶,叶子金黄,场景像油画”,觉“正拢叶作画的工人还蛮有品味”,尤其在问知“这是清扫队的要求”之后,心里的感动。
学者后来向区委建议,清扫不要一刀切,有些绿色条件好的历史风貌保护区,物业力量强、保洁措施到位的街区,地面上的落叶可以挽留几天。
今年是徐汇区试点“落叶不扫”第三年。城市熨帖人心的温暖,更深藏在学者建议之后,这三年来,城市管理者不断调适、精益求精的一连串细节里。
首当其冲,便是落叶的清扫。
有人说,你们是不是故意“拗造型”?
落叶的保留,就如武康路上的小画廊小书店小咖啡馆,都是“针灸”的点位,可以“让街区活起来”。“并不见得一定都要是大的项目,也许一个小心思就能让人感到幸福。”
“扫还是不扫”的争执由来已久。
外地也为此做过一番讨论,有市民建议保留落叶,有关管理部门的人士认为,市民不要太“小资”,并列举几点理由:一是阔叶梧桐树,落叶脚一踩就碎,易吸附灰尘,影响环境;再者,下雨天落叶容易让汽车打滑,行人踩到也有滑倒的危险。
有学者提出,一片叶子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水平与智慧。
徐汇区试点已有三年。区委宣传部长吕晓慧说,扫与不扫是眼前的事,而城市的人文建设是更长远的事。
吕晓慧说:“有人说,你们是不是故意在‘拗造型’?其实不是。挽留落叶的背后,是市民对美的需求。”
在上周的“上海武康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研讨会”上,阮仪三、苏志良、李天纲、庄志民等学者齐聚武康路。庄志民认为:“都市社区形象面貌的改造,决不仅仅是个城市建设的问题,而是一个有关人类文化心态的平衡问题,是与人对精神家园的终极追求密切相关的,因此,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美学问题。”
今年徐汇区设置的几条落叶景观道包括武康路、余庆路、湖南路、复兴西路部分路段,同属上海市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亦都属于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街道”。这是2007年由市政府批准的“一类风貌保护道路”,中心城区总共有144条道路和街巷被列为风貌保护道路。
吕晓慧说:“我们是类似像中医疗法的针灸,有时在一些穴位上施针,就能将整个人的气脉调理舒畅。”
在她的眼里,落叶的保留就如武康路上的小画廊、小书店、小咖啡店、家具店都是“针灸”的点位,可以“让街区活起来”。“并不见得一定都要是大的项目,也许一个小心思就能让人感到幸福。”
编辑:zhaoai
相关阅读
余秋雨纵论城市美学与城市发展
“在资阳,我感受到了激情与活力,充满了生机!”6月24日,资阳市好莱坞会演中心座无虚席,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教授莅临资阳,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内,为资阳市民精彩讲解了文化的深层次内涵。资阳市委书记李佳出席并主持了讲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