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德国海德堡的被动式建筑

2014-12-23 09:37:23         来源:东方早报     浏览次数:

  能源问题是人类的终极命题之一。在德国,当前“能源转型”是重要的口号和诉求。

  2011年3月11日,日本因地震海啸引起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远在万里之外的德国,政坛彼时也受影响:核危机事件爆发16天后,2011年3月27日,德国绿党和社会民主党在巴登-符腾堡州州议会选举中(分别获得24.2%和23.1%的选票)胜出,一举击碎了一贯传统保守的基督教民主联盟(获得39%的选票)长达近60年的执政堡垒。绿党领袖克雷奇曼出任州长,并成为德国历史上首名绿党籍州长。

  此后,德国计划加速核能退出能源生产版图,同时,“能源转型”也真正登上了德国的政治舞台,这个词毫无悬念成为环境生态领域2012年度的最佳深度流行语。

  那么,如何解读“能源转型”,又如何运用新型建筑节能技术促进能源转型和城市发展?近年来,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北部的海德堡市建设了一个被动式建筑(Passivhaus)标准的新城区,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环境气候保护

  海德堡是一座欧洲文化名城,位于德国西南部,距离著名金融中心法兰克福约90公里。海德堡的历史可追溯到罗马人和凯尔特人年代,其兴盛时期也曾是普法尔茨选帝候国领地的都城。于1386年建校的海德堡大学,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迄今从中涌现了十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依山傍水的海德堡,这数百年间,更是云集了无数诗人、作家、画家和思想家,诗人歌德也“将心遗忘在了海德堡”,他们对海德堡的一见钟情,使这座城市成为浪漫主义的地标。这样一座充满文艺色彩的城市,如何与环境气候保护和能源科技创新发生联系?

  实际上,海德堡与环境气候保护的渊源由来已久。无论自1990年上任、2006年卸任的前任市长韦伯女士,还是自2006年起任市长的现任市长维尔茨纳博士,都是环境和气候保护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早在1992年,海德堡就成为德国第一个通过并实施地方性气候保护计划方案的城市。通过多方合作及长年努力,最终还赢得德国“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之都”的美誉。

  在德国经济能源部的大力支持下,由海德堡市环保局主导,于2009年破土动工兴建的新城区Bahnstadt,就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发展地标。该城区遵循“核心社区、能源高效、自然绿色”的理念,拥有欧洲乃至世界目前规模最大的被动式建筑群,并配合需要,扩建改建供热、供水、输电和交通网络,真正成为优雅、舒适、健康的宜居新区。2014年,在国际“被动式建筑大奖赛”上,新城区Bahnstadt从来自20个国家的百余个项目的竞争之中脱颖而出,荣获“年度最佳被动式建筑区域”的称号。同年4月,德国被动式建筑研究所(Passivhaus-Institut)表彰了新城区Bahnstadt为欧盟“被动式建筑区域可再生能源利用(PassREg)”计划做出的杰出贡献。

  什么是“被动式建筑”

  对“被动式建筑”,各种版本的解释和示范项目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实际上,古今中外,随时随地可以发现被动式建筑原理的基本应用:即利用墙体厚度,最大限度地维持室内热环境,如中国窑洞这种民居建筑形式。但在高速建设过程中,现代建筑却逐渐抛弃了这个传统,随着居民使用建筑面积和生活质量水平的大幅提升,室内供暖需求激增,建筑也成为与交通和工业并列的三大能耗领域。

  所谓给建筑“穿衣戴帽”,便是对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形象比喻。以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被动式建筑”的核心定义了:最大程度减少热损失,最终使室内无须设置独立的供热设备。若建筑最大热负荷小于10W/m2(采暖面积),将全部通过新风系统加热新鲜空气来满足热需求。若加热的新风是可满足建筑热要求的唯一热源,则称该建筑为被动式建筑。亦即,被动式建筑不再需要主动式供热系统(包括空调设备)。

  作为一种理念,被动式建筑的核心内容,是最大程度地减小热损失,同时要求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辐射入室(非主动式利用太阳能),以达到供暖需热量低于15kWh/m2a,即15千瓦时每年每平米(采暖面积,终端能源Endenergie)。此外,在德国气候条件下,被动式建筑还必须达到其它技术要求,几项常见技术参数指标,包括室内换气次数n50

  不过,在此要特别注意的是:这几项技术参数指标,应用前提是德国的情境。换句话说,在中国实现被动式建筑,不但要考虑地区性气候环境差异,还需根据现状,有针对性地调整技术手段和措施。

  在德国,被动式建筑的概念已有20余年的历史。世界第一幢被动式标准的建筑,是由被动式建筑研究所设计改造的一幢普通三层居住建筑,它位于德国南部达姆施塔特市(Damrstadt)的城区Kranichstein。该建筑1991年经过节能改造以后投入使用,年终端耗能(Endenergie)降低了约78%,从年能耗略约160kWh/m2a(当时按德国热保护条例95标准建造)降到1992年后的年均约35kWh/m2a。实测结果是,除1992年因墙体升温等原因略高外,其余各年均达到被动式建筑设计标准参数指标,特别是采暖技术指标均低于15kWh/m2a。

编辑:zhaoa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