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创森,为科技城腾飞插上“绿色翅膀”
编制一部“接地气”的规划
“我在这里做了十几年生意了,每到夏天这些树就可以遮太阳,行人也可以在树底下乘凉。”在绵阳城区临园干道三汇桥附近,沿街的一位商户老板李文武感叹道。近年来,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绵阳市投资改造了人民公园南区大树广场,新建了圣水广场、健康广场等,使绿化广场增加到11个,游园和绿点增加到35处。
让森林绿化成为绵阳的氧吧、吸尘器和空调,进而实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森林绵阳”建设的愿景正在绵阳的每个角落逐渐实现。
然而,看似简单的植树造林,实际却并不简单,在其背后绵阳“创森”有着一部“接地气”的规划书。
2011年,绵阳市委托四川省林勘院编制了《绵阳市创建四川省森林城市规划》并付诸实践。2013年,为了拥有一部全面的、“接地气”的森林城市建设规划,绵阳市委托北京林业大学编制了《绵阳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研究提出了“山水森林绵阳市,绿色增长科技城”的森林城市建设理念。在编制《总规》的过程中,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级政府与林业、园林、城建等各部门全力配合,全民“创森”行动如火如荼。
绵阳市副市长赵琪说,科学的规划是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前提。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先环境、后建筑,以建设显山露水、绿色低碳、现代生态的百万人口大城市为目标,做好山、水、路的文章,在城市森林建设、乡村绿化造林、山水景观营造等方面精心规划设计一批亮点,把城市森林的结构美、层次美和色彩美统一到城市生态美和人居环境美之中。
根据城市形态建设与功能优化的耦合发展,人居环境生态功能的需求,绵阳为城市“量体裁衣”,对市域范围的城市森林建设提出“一核、一轴、一带、三区、七极,、多点”的建设布局,对市区范围提出“一轴、两环、五楔、多园”的城市森林建设布局。为把绵阳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森林城市,绵阳市将城市发展的一系列生态及环境指标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之中,以各个生态项目为纽带,形成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的生态城市体系。如今,市民出门不足500米就有休闲绿地。
《总规》评审委员会专家认为,《总规》提出的“山水森林绵阳市,绿色增长科技城”的森林城市建设理念,符合绵阳自然禀赋、生态文化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从市域和市区两个尺度提出的总体布局合理;确定的核心发展指标涵盖了国家相关标准主要指标,反映了绵阳森林城市建设的特点,符合绵阳森林城市建设实际。
为了确保《总规》接地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市政府批复前,绵阳市创森办主动和市规划、住建、水务等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衔接,对《总规》所涉及的具体目标、任务和基础数据等方面共380余处进一步逐项核对落实,对一些不切合实际,不能落地的数据进行了修订。
绵阳市林业局局长陈明世说,森林城市就是要以满足广大居民呼吸新鲜空气、康体休闲、健康出行为目标,建设空间结构合理,生态功能优良,市民可达性强的城市森林绿地,让广大居民能够真正享受城市森林提供的服务,达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生活空间。
实现民生与生态的双赢
面对历经近2200年发展的绵阳,在创建森林城市过程中,如何定位文化、经济、民生与森林的关系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创森’规划中,绵阳从林业生态、林业产业、森林生态文化和支撑保障四大体系提出的森林城市建设工程,让绵阳的文化、经济与绿色得到了完美融合。”专家如此评价。
绵阳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冯清以林业产业体系为例进行了详细描述,绵阳市山区林地面积占全市林地总面积70%,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绵阳围绕建设“一核、四带、三区、多点”产业经济区的总体布局,“一核”以绵阳科技城涪城区、游仙区为核心,重点建设现代林业产业核心示范园,发展林产品深加工,建立林产品市场和林产品营销中心。
“四带”为绵安北产业带,重点发展工业原料林、原料竹、木本药材基地,开展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发展纸浆造纸业、生态旅游业;绵江平产业带,重点发展工业原料林、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发展制药、林化、木制品深加工,深度开发林业生态旅游;绵三盐产业带,重点发展特色核桃、米枣、油橄榄,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开发特色家具和农用具;绵游梓产业带,重点发展工业原料林、特色水果、干果,开展林产品深加工,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和湿地旅游。
“三区”为北部工业原料林及种质资源培育开发区,主要包括平武、北川及安县;中部林产加工、苗木花卉及生态旅游综合发展区,主要包括涪城区、游仙区、江油及梓潼;南部工业原料林及特色经济林发展建设区,主要包括三台、盐亭。
“多点”涉及乡镇村发展的森林蔬菜基地、林禽林畜养殖基地、木本油料及木本药材基地。如今,各类林业产业基地亮点纷呈,涌现出了以新华林业、祥瑞公司、崭山米枣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珍贵树木种植基地,速生工业原料林基地,特色经果林基地和木本药材基地。以建丰林产有限公司、豪意木制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林产加工业,极大地延长了林产品产业链,增加了林业产业附加值。
2015年,绵阳市林业产业基地面积预计达40万公顷,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5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10%以上,农民从林业获得的人均收入达1500元以上。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个系统工程、民生工程。绵阳市在森林城市建设中也将收获社会效益:全市将进一步提高城市森林资源质量,为全市乃至周边区域城市和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态屏障,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休闲场所,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居民身心健康。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减少或缓解暴雨、泥石流、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目标中蕴藏着希望。在绵阳的“创森”蓝图中,到2015年,绵阳市区内计划新建544余公顷的公园绿地(包括郊野公园),使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或接近12.36平方米,各县(市、区)计划新建240余公顷绿地(包括湿地),使道路、水系林网绿化率达到80%。至2020年,全市区预计新增公园绿地面积571余公顷,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达13.73平方米。
然而,森林城市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绵阳森林城市这张蓝图没有终结篇,只有不断向前的完善篇。绵阳,一座生态环境优美、林业产业发达、森林文化繁荣、人与人自然和谐的川西北最美森林城市正在崛起,蜀州大地又将迎来新一轮的绿色光辉。
编辑:zhaoai
相关阅读
探营广州园博会:移步换景赏雅色 绣球簇拥广州城
第30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将于3月24日至4月2日举行,3月22日,记者提前探营广州园博会多个会场花境,发现富有传统和现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个区域特色的小园圃等已逐渐展露真容【详细】
天津第32届运河桃花节举办
3月17日,第32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如约而至。在北运河畔的桃花堤,微风轻拂,桃红柳绿,人们三五成群地踏青、赏花,赶赴一场浪漫的春日之约【详细】
海南大山泰景观承建国家公园大门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领导肯定...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大门,陈俊霄向调研组汇报了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建设情况,章新胜对陈俊霄参与设计、海南大山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项目的创意主题【详细】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三亚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坐落在三亚市荔枝沟路殡葬服务中心内、烈士纪念园旁,于2022年3月开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亚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