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北古建筑:蕴藏居住智慧的传奇

2015-01-13 09:33:15    作者:刘贡     来源:中国建设报     浏览次数:

  在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海南村落中,琼北村落占比84%。而文昌、定安、海口等琼北市县,仍有大量保存完好的传统古村落尚未进入名录。为何琼北古村落更盛?其中有经济和文化的因素。但人们眼见和感受更直观的,却是建筑。“往里面去,进去看呀。”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道堂村委会三卿村,坐在村口大叶榄仁树(枇杷)下的阿婆阿公们,热情招呼着游客往巷道里走。

  老人、大树、巷道等,构成了琼北古村落最重要的元素。老人守护村庄,大大方方与游客合影;大树多为榕树、枇杷树或菠萝蜜树,是古村古老又充满生机的标志;巷道连接着古建筑,蕴藏居住的智慧与祖先的传奇。

  整齐屋顶凸显“梳式布局”

  飞机即将降落美兰国际机场,从南侧窗口看下去,掠过南渡江后,两片被植被包裹、似逻辑排列的灰色建筑群尽收眼底。“那是什么景点?”游客指着问邻座的海口人,得到的答案却很意外:“村庄,琼北最普通的村庄。”

  问得多了,海口人也会上百度或谷歌地图上查找,原来分别为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儒范村和琼秀村。

  这真的是琼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村庄。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要么建筑群规模宏大、整齐协调,要么建筑材料原始保留,要么建筑的公共设施系统完整。总之,感官上给人以震撼,心底里由衷赞叹。

  典型的琼北村落布局,平面单元大多数是三合院。正屋与正屋工整对齐,前一家的后门正对后一家的正门,通风散热,俗称“穿堂风”。由于外观基本一致,像梳子一样,这种村落结构又称“梳式布局”。这种布局在琼北十分常见。

  讲究“靠山面水”

  即使是梳式布局,也讲究“靠山面水”的位置选择。村落整体方向上大多坐北朝南,可以偏坐东朝西,或者偏坐西朝东,极少坐南朝北。《中国民居研究》一书认为,海南日照充足,又因为天气湿热,因此朝向与通风相比较,更讲究通风,而不像北方严格要求面朝正南。“靠山”指前低后高,依山坡排列。琼北无高山,村落基本依地势稍微隆起的坡地而建。“面水”则是指村落面朝河流、湖泊、溪水、水井或者水田。

  如入选名录的澄迈县金江镇杨坤村委会下辖的几个自然村中,绿水塘村村前自古就有一泓碧水;双井村也顾名思义;美敬村前的方正水塘,显然是人工开凿扩建而成。

  再研究建筑的形制,琼北传统居民要求上下连接,由“间”成“行”,“行”又发展为多行,如文昌市会文镇有十八行村。

  据研究琼北民居的专家、海南三寰城镇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首席建筑师韩盛介绍,“间”即“进”的概念。一个传统村落由一户人家或几户人家繁衍而来,前一“进”与后一“进”之间,可能是兄弟、叔伯兄弟等族里的亲戚关系。从卫星地图上翻开,许多村落最多时有十几“进”。

  “行”与“行”之间为相隔2米左右的巷道,称“里巷”,它是村内纵向的交通要道。在定安冷泉附近,一些里巷正中还修建排水沟,虽然略微影响交通,但看上去整齐干净。

  “面水”的排列,建筑不断发展的结果就是各“行”指向同一个“心”(即“水”)。又由于前低后高,因此从空中俯瞰,一些村落布局更像“扇形”,典型的有澄迈县金江镇大美村。

  “据说每个村落最早定居的先人,必定考究了风水格局,后人便无需再费心思,只需照线条排列建造。”海口市民黄靖说,他前年回文昌老家修建祖屋时,愈发佩服起先人的智慧。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古建筑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觉得在现代设计中的传统元素越来越多,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成为一个趋势。中国传统建筑携带着大量历史信息,在我们研究历史、文化、科学各个方面知识的媒介中,古建筑无疑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详细】

海南自然保护区掀起“环保风暴”

  针对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发现的问题,省生态环境保护厅、省海洋与渔业厅和省林业厅等部门联合行动,立行立改、举一反三,结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