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泰宁院士:中国山寨建筑多为官员干预设计

2015-01-20 08:31:59    作者:卢美慧     来源:新京报     浏览次数:

  现状

  被异化的央视“大裤衩”

  记者:领导喜欢的东西是不是都比较具象?

  程泰宁:领导喜欢看过的国外的东西。他会跟你说“你给我设计像国外的某个建筑”。你看在中国遍地开花的山寨建筑就知道了,盖个“白宫”,盖个欧式街区,领导觉得这个很有身份,但在建筑领域,山寨是最让人不齿的。

  记者:领导们乐此不疲的原因是什么?

  程泰宁:缺乏文化自信,崇洋迷外。在某些领导和开发商眼里,大型项目必须请外国建筑师,否则项目就不上档次。

  几年前,有个温州世贸中心的项目,业主委托我们做方案,但有个条件,希望找个有高鼻梁设计师的外国设计公司合作。美国有个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我比较熟,就找了他们帮忙。方案评审时,业主希望外国人来介绍,但开评审会的前一天正赶上9·11事件,这建筑师被总公司召回去了,方案评审会上只能由我介绍。业主在会上特别强调,因为9·11,美国的建筑师没能来。其实那个方案全部都是我做的,就是这么滑稽。

  记者:因此在一些城市,这几年出现的大型作品几乎都出自外国建筑师?

  程泰宁:北上广这种现象更明显。我们曾调查过北京、上海、广州的约一平方公里的城市核心区域。结果发现在上海的这个区域内,26幢建筑无一是国内设计师设计的;广州的12幢建筑中,仅3幢为国内设计;北京的10幢建筑有6幢由西方建筑师设计。在这三个中国主要城市的核心区,只有不到1/4的建筑是国内建筑师设计的。纽约时报网站文章曾公开宣称“中国几乎所有知名的现代化建筑都是出自外国建筑师之手”。

  记者:以“大裤衩”为例,你对它的设计一直持批评态度?

  程泰宁:其实我批评“大裤衩”,是因为它为了造型需要,挑战了力学原理和消防安全底线,为结构的安全性、消防疏散的安全性带来了严重隐患,同时带来了超高的工程造价,由原定造价的50亿元到竣工后100亿元人民币。CCTV大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已经被异化为一个满足广告需要的超尺度装置艺术。这种违反建筑本原的非理性倾向值得我们关注,如果不指出这种倾向,泛滥开来,影响会很坏。

  记者:只管造型,不管安全和功能?

  程泰宁:是这个问题,违背建筑的基本规律。前几年高铁大跃进,各地新建高铁站一味求大,造型越夸张越好,视觉越刺激越好,而不去问这个建筑是不是安全、节能,是不是符合人流组织的需要。所以你看有些高铁站漏水,机场顶棚被吹跑,安全问题非常多。

  国外的规矩是,建筑师设计了这个建筑,出了问题要负责。但在我国,天价设计费给了他们,出了问题还是政府买单。对一些外国建筑师来说,中国的某些地方真正是“钱多、人傻、速来”。

  改变

  从重建规则开始

  记者:其实这些年不少国内建筑师的作品都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

  程泰宁:是的。很多中国建筑师都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设计中的东方理念能得到国际认可,但是咱们领导却不认,这的确很悲哀。

  记者:总结完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程泰宁:我们现在做这个工作,总结一些经验教训,就是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领导的重视。这两本书的出版,多少起到一些效果。

  要说到改变,绝非一朝一夕。建筑领域的问题绝不只是简单的学术问题,建筑问题不可能仅仅通过建筑来解决。要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记者:就目前而言,具体可以做的有哪些?

  程泰宁:作为一名建筑师,顶层设计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但可以提出建议,从一些具体问题开始。

  拿建筑招标来说,这个过程能不能做到公开透明。你为什么选它,领导定方案的依据是什么,能不能公示出来,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再有如国际招标问题。现在的状况是,很多大项目,中国建筑师想跟外国建筑师平等竞争的机会都没有。直到最近,也就是总书记批示后,南方某大城市搞博物馆招标,领导指示要找外国建筑师。结果除一家本地建筑设计单位外,其他国内建筑师一律被排斥在外。有些人崇洋迷外的毛病一时改不了,但可以通过制度来纠正。这次我们在“院士建议”中就提到,应该规定“在国际招标中,中国建筑师不能少于一半。”给中国建筑师一个机会总可以吧。

  记者:听说,社会各界对这次课题成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你怎么看?

  程泰宁:过誉了。我们做课题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是希望为中国建筑师寻求好一点的创作环境,引起各方面对建筑设计领域存在问题的重视和关注。我们不过是开了个头而已。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