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新区:“海绵城市”在这里发芽

2015-01-26 09:33:54         来源:中国建设报     浏览次数:

  过程坎坷,光明新区已身先垂范。据介绍,为确保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顺利实施,深圳市政府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分管副市长和光明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召集人,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委员会、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市水务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住房和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等单位主要领导担任成员。去年7月,以新区管委会名义印发的《深圳市光明新区建设项目低冲击开发(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规划设计导则实施办法》还用地方性法规政策的方式,确定了各部门职责和审批审查程序。“如果不是市政府牵头,恐怕很难推进。”即便是技术人士,任心欣亦持同样观点。一种新型理念引入之初,分歧在所难免,主要源于传统理念的束缚、标准规范的缺失以及政策保障机制不尽完善。冯韶辉说:“我们经过反复培训、合作和沟通,与规划、国土、交通、水务、城建、城管等部门很快达成共识,总体来说比较顺利。”

  如果说政府层面达成共识尚且容易,那么工作越向下延伸,分歧甚至冲突就愈加剧烈。以至于记者的疑问话音未落,任心欣的答案已脱口而出。

  “多专业合作在设计层面存在很大困难。最简单的例子是,园林专业原先设计绿地无须过多考虑保水、蓄水、渗水等问题,养护环节也非常简单。实施低影响开发设计后,养护难度增加了,植物搭配也受到局限。”任心欣说,“现在通过协调机制的建立、强化专业沟通,不同类型项目中,给排水专业已能与建筑、结构、路桥、园林等专业展开充分合作,共同落实低影响开发理念。”

  与设计相似,后期施工及管养等环节同样会屡遭磕绊。“虽然不牵扯高科技,但工序复杂便容易遭遇抵触,这很棘手。”不过,冯韶辉坚信成事在人,凡事只要戮力同心,就没有过不去的槛,“要坚持统筹安排、科学谋划、部门合作的机制,必须做到规划先行,从土地出让阶段开始,将低影响开发理念贯穿始终。”

  全面推广有条件

  多年坚持,光明新区在低影响开发领域成绩卓然。这对于攻克“逢雨必涝”的城市顽疾具有启蒙意义——“海绵城市”生根发芽不是梦。“我们原先也仅限于排水、留水的零散做法,后来在住建部领导勉励和指引下,终将其整合成系统,而一旦形成规模,效果更明显。”冯韶辉的自豪感溢于言表,“光明新区有些理念很超前。”

  成就让光明新区在圈内备受赞誉,更让不少省市产生兴趣甚至心生艳羡。去年末,住建部在合肥举办基础设施建设典型经验交流会之后,冯韶辉和任心欣的日程更加忙碌起来——除了屡次进京向住建部领导汇报和沟通有关进展,还要接待各地取经团,或是被请到其他城市交流经验。

  同时作为国家水专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综合示范与评估”课题负责人之一,任心欣看好低影响开发在国内的前景以及可能带动整条产业链发展的潜能。她希冀更多人关注这项事业并集思广益,思路和形式会愈加丰富。任心欣认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导则出台及时而必要,为更多省市提供了参考依据。它最大的意义是定方向而非手段,“用总体目标来考核最科学”。

  但她警示,广义讲低影响开发理念强调对原有自然水文循环的保护适用于所有城市,但针对不同地区,其应用出发点与具体技术措施都有较大差异。各城市应根据降雨、土壤、水系、城市建设特点开展目标制定和技术措施筛选,充分尊重当地水文条件等实际因素。“绝不能一哄而上,必须进行本土化改良,设置好目标、配套好政策、展示出特色。”冯韶辉重复。

  时至今日,深圳光明新区关于低影响开发的探索仍在继续。随着制度和程序逐步清晰,推进重心正向技术和应用层面转移。他们正全面铺开包括居住社区、工业园区、旧改项目等更多类型的低影响开发应用,并筹划优化已建的示范项目,“举例来说,渗水沥青固然好,但在车流量大的地区容易结构破坏,所以未来会变更设计。而光明新城公园内部分陡坡的草沟,起初并未考虑水流速度过快的问题,现在看水土保持效果不佳,改造时会增设堡坎分级缓滞。”

  技术探索长期且无止境,背后要有政府鼎力支持。据透露,光明新区城建局已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达成合作意向,后者将组织专家特别是外国知名专家做技术后盾。城建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光明新区已进入低影响开发建设第二阶段的收官之年,即在第一阶段工程示范基础上完成机制构建。在即将到来的第三阶段,他们将完善配套政策并运用奖惩等经济手段,在建设项目中推广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并全面建成低影响开发示范区,“到2020年,新增的适宜建设项目全部合理开展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

  但眼下仍有现实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政府在低影响开发标准体系和参考标准方面尚存空白,以致财政部门资金拨付常常无章可循,这让人感到为难。此外,虽然2012年光明新区城建局作为参与单位申请了国家水专项课题的科研资金,仅能满足科研需求,对于未来更大规模示范项目建设来说,资金保障机制缺乏,地方财政更是权宜。“未来一定要引入社会资本,这并非全是经济考虑,更是社会和生态价值之体现。我们希望,国家有关部委可参考绿色建筑等级评定进行资金支持,与社会资本引入过程相辅相成,让补贴标准有章可依。”对于下一阶段工作前景,冯韶辉坦言并无太大压力,“如果说一定有,那就是来自各方的期望吧。”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